[发明专利]摔跤的灵敏度及手指抓取组合训练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16094.5 | 申请日: | 2018-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5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 发明(设计)人: | 薛统;张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A63B23/16;A63B21/06 |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吴继道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摔跤 灵敏度 手指 抓取 组合 训练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育竞技训练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摔跤的灵敏度及手指抓取组合训练装置。技术方案为:一种摔跤的灵敏度及手指抓取组合训练装置,包括有软质容体,容体内设有容纳物体的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与容纳腔适配的支撑体,支撑体内设有若干手指抓力练习棒,容纳腔与容体的外壁之间具有可填充软质物或气体的填充腔,容体外壁上开设有供支撑体及手指抓力练习棒放入容纳腔内的放置开口及填充物填充口,填充腔相对放置开口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放置开口对应设置的可封合的开口,放置开口处设有促使放置开口与容体外部导通或封闭的密封缝合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美观、可量产的中国式摔跤的灵敏度及手指抓取组合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育竞技训练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摔跤的灵敏度及手指抓取组合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式摔跤是中国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古代称之为角力、角抵、相扑、争跤等。早在四千年前的黄帝时代就有古代摔跤活动。据《礼记-月令》记载,周代把摔跤与射箭和驾车三者列为军事训练项目。其后,中国式摔跤逐渐成为具有观赏性的娱乐及比赛项目。
中国式摔跤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对其身体的灵敏度及手指的抓力实施训练。作为灵敏度训练,目前并没有对应的专用训练设备,竞技者在训练过程中,采用沙包实施练习。即多个陪练由多个方向向一个竞技者分别抛沙包,竞技者通过对不同方向的沙包实施抓取,以此对其身体的灵敏度实施训练。当需要对手指抓力实施训练时,通常将多根木棒采用弹性绳实施捆绑,然后竞技者两只手抓紧木棒,对其实施揉搓,实现手指抓力的练习。
上述训练器具为民间的训练方式,即不美观,也无法量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美观、可量产的摔跤的灵敏度及手指抓取组合训练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摔跤的灵敏度及手指抓取组合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可容纳物体的软质容体,容体内设有容纳物体的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与容纳腔适配的支撑体,支撑体内设有若干手指抓力练习棒,所述的容纳腔与容体的内壁之间具有可填充软质物或气体的填充腔,所述的容体外壁上开设有供支撑体及手指抓力练习棒放入容纳腔内的放置开口及填充物填充口,填充腔相对放置开口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放置开口对应设置的可封合的开口,放置开口处设有促使放置开口与容体外部导通或封闭的密封缝合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容体的填充腔内填充软质物或充入气体,促使容体完全展开,处于容纳腔中的支撑体用于将各手指抓力练习棒实施统一放置。在训练过程中,依然采用一个陪练从多个方向实施甩抛的方式,该训练装置即不易破损,而且可大批量实施生产。将手指抓力练习棒放置于容体内,即可防止手指抓力练习棒在训练时遗失,同时促使容体在训练过程中被甩抛时各个方向及位置的力度不同,更便于竞技者抓取时的训练。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支撑体为横截面呈矩形的盒体,盒体的中部固设有定位杆,定位杆相对于与盒体连接一端的另一端处均布有若干与定位杆垂直衔接套筒,套筒内分别套设有手指抓力练习棒,且各手指抓力练习棒为中空的弹性棒体,手指抓力练习棒内填充有可沿手指抓力练习棒内往复移动的沙。
其中,盒体的各转角处分别为圆弧状倒角,套筒与定位杆焊接连接,盒体位于定位杆的连接处设有可与定位杆通过螺纹旋接的螺纹连接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布局合理,而且将手指抓力练习棒设置为中空的弹性棒体以及在其内填充沙后,陪练者从不同方向实施甩抛时,各手指抓力练习棒内沙的流向不一致,对竞技者训练时手指所需的抓取力要求不一,从而使手指抓力的训练更为贴近实战训练。将盒体的各转角设置为圆弧状倒角后,不仅便于安装,而且在使用过程中盒体不会对填充腔造成破坏。
本发明更进一步设置为:密封缝合件包括有分布于放置开口纵向两侧可贴合重叠的塑料片,两塑料片相互重合处分别设有阴阳贴合条,其中位于一塑料片上的阳条具有定位导轨,阴条为与阳条定位轨道适配的卡接条,所述的填充腔上的开口处设有将开口封合的拉链或卡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60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国式摔跤的训练器械
- 下一篇:一种冲浪机底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