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粗粮精加工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14885.4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5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刘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端辉 |
主分类号: | B02C18/12 | 分类号: | B02C18/12;B02C18/16;B02C23/00;B02C9/00;B02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架 精加工设备 环形滑轨 第一滑块 破碎混合 人工手动 疏通 出料斗 转动搅拌装置 堵塞 减速电机 滑动式 进料斗 疏通杆 旋转箱 顶壁 外壁 电机 加工 成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粗粮精加工设备。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无需人工手动进行破碎混合和可进行疏通,避免堵塞的粗粮精加工设备。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粗粮精加工设备,包括有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出料斗、环形滑轨、第一滑块、旋转箱、减速电机等;第一安装架顶部右侧设有第二安装架,第一安装架顶壁中间设有出料斗,第二安装架左外壁设有环形滑轨,环形滑轨上下部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本发明达到了无需人工手动进行破碎混合和可进行疏通,避免堵塞的效果,通过设置了第一电机和开关,使得用户不需手工转动搅拌装置,能够均匀的搅拌粗粮,通过设置了疏通杆,使得用户可对进料斗内的粗粮进行疏通,使其成功落入到加工箱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粗粮精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粗粮是相对我们平时吃的精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的,主要包括谷类中的玉米、紫米、高粱、燕麦、荞麦、麦麸以及各种干豆类,如黄豆、青豆、赤豆、绿豆等。根据中国的民间传统分类方法,通常粮食分为细粮和粗粮。细粮一般来讲主要指大米和面粉;而粗粮主要包括谷类中的玉米渣、玉米面、糜子米、小米、黄米、黑大米、高粱米、大麦米、荞麦面、江米、以及各种干豆类,如黄豆、豇豆、红小豆、绿豆等。
粗粮虽好,毕竟口感不如细粮,而且随着加工技术的发展,一味追求“精细化”,营养也越来越差。从而促使粗粮精加工这种技术的产生,就是在传统加工技术的基础上,或改进,或创新,在更大程度保留优秀营养成分的基础上,为了迎合人们的口味,粗粮加工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将原材料倒入容器内进行破碎混合,然而家用的制备粗粮机大都为人工手动进行混合,此操作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无需人工手动进行破碎混合和可进行疏通,避免堵塞的粗粮精加工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大都为人工手动进行破碎混合,此操作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无需人工手动进行破碎混合和可进行疏通,避免堵塞的粗粮精加工设备。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粗粮精加工设备,包括有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出料斗、环形滑轨、第一滑块、旋转箱、减速电机、轴承座、第一连接杆、加工箱、第一电机、密封圈、破碎杆、进料斗、开关和转杆,第一安装架顶部右侧设有第二安装架,第一安装架顶壁中间设有出料斗,第二安装架左外壁设有环形滑轨,环形滑轨上下部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下侧的第一滑块左侧设有旋转箱,第二安装架左内壁右侧中上部安装有减速电机,第二安装架左壁中上部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过盈连接有转杆,转杆左侧与旋转箱右壁中部连接,旋转箱左右内壁均设有第一连接杆,左右两侧的第一连接杆之间设有加工箱,旋转箱底内壁中部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有密封圈,密封圈固定安装在加工箱底壁中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破碎杆,破碎杆位于加工箱内,加工箱顶部设有进料斗,上侧的第一滑块与进料斗连接,进料斗位于旋转箱正上方,第二安装架左内壁下部设有开关,开关通过线路与第一电机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第一导向杆、弹簧、挡块、升降杆和疏通杆,进料斗上部左右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杆中部开有第一导向孔,第一导向杆上侧设有弹簧,弹簧的顶端连接有挡块,挡块下侧设有升降杆,升降杆穿过弹簧和第一导向孔,升降杆左右侧下部均匀设有疏通杆。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第二导向杆、固定环和钢丝绳,加工箱右内壁上部设有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杆左部开有第二导向孔,加工箱右内壁上部设有固定环,固定环位于第二导向杆右下方,升降杆下部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穿过第二导向孔,钢丝绳穿过固定环,钢丝绳的末端连接在破碎杆上侧右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安装杆和滚轮,旋转箱左右外壁下部均设有第一安装板,进料斗左右外壁上部均设有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架上部左右侧均设有安装杆,安装杆上均转动式设有滚轮,滚轮均与第一安装板接触,滚轮与第二安装板配合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端辉,未经刘端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48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氨基酸生物有机复合肥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园林绿化垃圾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