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听噪声的间接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14724.5 | 申请日: | 2018-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5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颖异;徐加欢;刘元庆;袁海文;崔勇;钟国潮;张景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H11/06 | 分类号: | G01H11/06;G01R3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68 | 代理人: | 黄川;史继颖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听 噪声 间接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听噪声的间接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量获得电晕电流的时域波形数据;对步骤S1中测得的电晕电流的时域波形数据进行降噪处理,获得降噪后的电晕电流的时域数据;求取电晕电流的1/3倍频程谱数据;计算输电导线的最大表面标称场强E;根据电晕电流的1/3倍频程谱与可听噪声的1/3倍频程声压级的相关性模型,计算获得可听噪声的1/3倍频程谱;计算获得可听噪声的A声级的间接检测值。本方法具有在户外复杂环境下可听噪声测量精确度高的优点。同时,本方法既适用于实际输电线路又适用于大型户外电晕笼。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特高压输电线路中电磁环境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监测中,用于获取可听噪声1/3倍频程谱及A声级的间接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特高压输电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其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能输送载体,还能与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移动终端等相融合,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问题是其设计、建设和运行必须考虑的重大技术问题。当电压等级升高到一定值时,导线表面会由于空气游离而发生电晕放电现象,从而产生电晕电流、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干扰等一系列电晕效应。其中,可听噪声会给周围居民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严重不利影响。由于环保部门和广大民众的密切关注,可听噪声已成为高压输电导线选型、杆塔结构设计的主导因素。因此,为了获得不同条件下可听噪声的特性,实现输电线路的优化设计,满足环保要求,对输电线路的可听噪声进行长期检测至关重要。
目前,输电线路的可听噪声主要为通过直接检测法获取,即,通过专用设备直接测量可听噪声的声压,来获取其声级和频谱。因此,该方法的测量值为包含背景环境噪声在内的一个综合值。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便捷,且在安静环境下测量结果准确。但在户外复杂环境下,这种方法却存在检测结果易受背景噪声影响、难以获得较为准确测量值的瓶颈问题。虽然IEEE和国家标准给出了背景噪声的修正方法,但该方法仅适用于背景噪声变化不大,且可听噪声至少比背景噪声大3dB的情况。因此,难以满足不同背景环境下电晕可听噪声准确测量的需要。
为解决这一问题,英国国家电网设计了一种无回声隔音室,用于对输电导线可听噪声的实验室检测与评估。华北电力大学为了减小室内直流源噪声对可听噪声检测结果的影响,采用吸音海绵材料或声屏蔽箱对直流源进行了屏蔽。但上述这些方法的原理皆为减少背景噪声的量值,它们虽在室内检测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并不适用于户外干扰噪声不可控的情况。
从剔除背景干扰噪声的角度,中国科学院则提出了一种用于去除背景噪声的语音增强法。该方法利用在已知背景噪声特点的条件下,通过估计背景噪声随时间的变化,实现实时背景噪声的去除。随后,华北电力大学将语音增强法引入室内电晕可听噪声的检测中。由于在室内进行可听噪声的检测时,背景噪声源主要由高压直流电源产生,易于估计,因而达到了较好的去噪效果。但在户外检测时,由于背景噪声可能包含多种突发性干扰噪声,难以预知,因此上述方法对于户外可听噪声的降噪效果不佳。
为尝试解决户外背景噪声的影响,波兰矿业冶金大学提出了一种可听噪声的连续监测系统。该系统在检测电晕可听噪声的同时,同步监测背景环境的天气情况,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对检测到的可听噪声数据进行分类,并依据分类结果将雨、大风等背景噪音较大情况下的检测值去除。但其本质仍为保留安静环境下测得的可听噪声数据,并未真正解决嘈杂背景环境下可听噪声的准确检测问题。另外,专利“一种由电晕电流数据获得可听噪声的方法”,首次提出了一种间接检测可听噪声的方法,但该方法仅能获取可听噪声的A声级,而无法获得可听噪声的频谱信息。因此需要一种对可听噪声测量的新方法。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47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激光矢量水听器
- 下一篇:一种指向性激光测试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