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在锂电池上的多孔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13969.6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6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石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京 |
主分类号: | H01M2/14 | 分类号: | H01M2/14;H01M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6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薄膜 中间隔膜 锂电池 重量份 隔膜 制备 邻苯二甲酸二辛脂 乙二胺四乙酸四钠 三硬脂酸甘油酯 草酸 甲基四氢苯酐 十溴二苯乙烷 纤维素硝酸酯 纤维素乙酸酯 羧甲基纤维素 电解液浸润 聚丙烯酰胺 聚合氯化铝 聚四氟乙烯 乙基纤维素 锂电池隔膜 滑石粉 二氧化硅 二氧化钛 酚醛树脂 亚磷酸酯 异氰酸酯 二甲苯 亚麻油 中间层 单氰 硅油 涂覆 | ||
1.用在锂电池上的多孔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中间层的中间隔膜和涂覆在中间隔膜表面的外隔膜,其中,所述中间隔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纤维素硝酸酯20~30份、纤维素乙酸酯25~35份、乙基纤维素10~20份、甲基四氢苯酐0.8~1.2份、羧甲基纤维素5~8份、聚丙烯酰胺2~4份、异氰酸酯0.5~1.5份、单氰铵0.5~0.8份、亚磷酸酯1.2~1.8份、亚麻油0.8~1.5份、二氧化硅0.1~0.3份、二氧化钛0.2~0.5份,所述外隔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三硬脂酸甘油酯12~25份、酚醛树脂4~8份、邻苯二甲酸二辛脂2~4份、乙二胺四乙酸四钠2~5份、聚合氯化铝1~2份、聚四氟乙烯25~35份、二甲苯2~4份、草酸0.5~1.5份、硅油1~2份、滑石粉2~3份、十溴二苯乙烷0.2~0.4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在锂电池上的多孔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隔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纤维素硝酸酯25~28份、纤维素乙酸酯29~32份、乙基纤维素14~18份、甲基四氢苯酐1.0份、羧甲基纤维素5~6份、聚丙烯酰胺3份、异氰酸酯0.8份、单氰铵0.6份、亚磷酸酯1.5份、亚麻油1.2份、二氧化硅0.2份、二氧化钛0.4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在锂电池上的多孔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隔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三硬脂酸甘油酯17~22份、酚醛树脂6~8份、邻苯二甲酸二辛脂3份、乙二胺四乙酸四钠3份、聚合氯化铝1份、聚四氟乙烯27~31份、二甲苯3份、草酸1份、硅油1份、滑石粉2份、十溴二苯乙烷0.3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在锂电池上的多孔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隔膜厚度为8~12μm,所述外隔膜厚度位4~6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在锂电池上的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上述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步骤制成:
步骤一、将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乙酸酯置于丙酮中浸泡4h,搅拌至溶解,得第一纤维素溶液,将乙基纤维素、甲基四氢苯酐溶于乙醇中,得第二纤维素溶液,将羧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酰胺、异氰酸酯、单氰铵加水煮沸溶解,得第三纤维素溶液,取第一纤维素溶液、第二纤维素溶液、第三纤维素溶液、亚磷酸酯、亚麻油、二氧化硅、二氧化钛进行混合,用波长为200~220nm的紫外光照射15min,边照射边搅拌,然后注入静电纺丝机中开始静电纺丝,得中间隔膜;
步骤二、将三硬脂酸甘油酯、酚醛树脂、邻苯二甲酸二辛脂溶于80℃的乙醇中,调节pH至6.0,搅拌2~3h,形成乙醇溶液,将乙二胺四乙酸四钠、聚合氯化铝溶于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将乙醇溶液和饱和溶液加入至熔融的聚四氟乙烯中搅拌30~60min,滴加二甲苯和草酸,在40KHz频率下超声40~60min,调节pH至中性,再加入硅油、滑石粉、十溴二苯乙烷搅拌15~20min,得混合液体,将混合液体旋涂在中间隔膜的两面,冷却固化,进行辊压,得用在锂电池上的多孔薄膜,其中,位于中间隔膜两面上的膜为外隔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在锂电池上的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调节pH至6.0的物质为质量分数为10%的乙酸水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京,未经石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396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电池用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隔膜涂覆液和水系纳米对位芳纶涂隔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