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适配体的非标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及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13172.6 | 申请日: | 2018-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07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珍;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乔宇 |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适配体 标记 电化学 生物 传感器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适配体的非标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CO-NH结合在氧化石墨烯修饰的功能化电极表面上的3个氧化还原探针小分子-适配体复合物,每个氧化还原探针小分子-适配体复合物中的氧化还原探针小分子不同,所述的3个氧化还原探针小分子分别选自MB或其衍生物、NB或其衍生物和Fc或其衍生物,所述的氧化还原探针小分子-适配体复合物为嵌有MB或其衍生物、NB或其衍生物、和Fc或其衍生物的MB-适配体1复合物,NB-适配体2复合物和Fc-适配体3复合物;所述的适配体5′端接有NH2,能特异性识别待检测细胞因子;所述的适配体为可识别细胞因子IFN-γ,VEGF,TNF-a的适配体,具有发夹型结构,氧化还原探针小分子嵌入在适配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适配体的非标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为玻碳电极,所述基于适配体的非标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为NB/MB/Fc-适配体-NH-GO-Ph/GC。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适配体的非标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异性识别细胞因子IFN-γ的适配体为5’-NH2-TTTTTTTTTT GGG GTT GGT TGT GTT GGGTGT TGT GTC CAA CCCC-3’,具有发夹型结构;
所述特异性识别细胞因子VEGF的适配体为5’-NH2-AAAAAAAAAA CCG TCT TCC AGA CAAGAG TGC AGG GAA TCT GGA AGAC-3’,具有发夹型结构;
所述特异性识别细胞因子TNF-a的适配体为5′-NH2-TGA GGG TTG TCG CCT GGT GGATGG CGC AGT CGG CGA CAA-3′,具有发夹型结构。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适配体的非标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配置嵌有氧化还原探针小分子的氧化还原探针小分子-适配体复合物;
(2)将嵌有氧化还原探针小分子的氧化还原探针小分子-适配体复合物通过酰胺反应修饰到氧化石墨烯修饰的功能化电极表面,得到基于适配体的非标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适配体的非标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为:取适配体溶液和过量氧化还原探针小分子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培养4~8h,得到氧化还原探针小分子-适配体复合物,每个氧化还原探针小分子-适配体中的氧化还原探针小分子不同;
步骤(2)中氧化还原探针小分子-适配体复合物通过酰胺反应修饰到氧化石墨烯修饰的功能化电极表面,具体为:把4-硝基苯胺在NaNO2/HCl下重氮化后,利用电化学还原法,把4-硝基苯胺修饰到电极表面上,制备NO2-Ph/GC功能化表面,接着将硝基还原为氨基,然后在NaNO2/HCl下再次重氮化,最后利用电化学还原法,把GO修饰到电极表面上,接着活化修饰好的电极表面GO上的羧基,然后把氧化还原探针小分子-适配体复合物滴加到电极表面进行酰胺反应,使其通过-CO-NH-键把氧化还原探针小分子-适配体复合物稳定地修饰到电极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适配体的非标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电化学还原法把4-硝基苯胺修饰到电极表面上的电位区间为0.6~-0.4V;利用电化学还原法把GO修饰到电极表面上的电位区间为0~-1.1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师范大学,未经华中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31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