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重平衡的防滑坡生态挡墙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12752.3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04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一;赵凯;陈骏;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E02D2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自重 平衡 滑坡 生态 挡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重平衡的防滑坡生态挡墙,利用挡墙自身的重力以及锚杆、防滑墙趾、锚杆桩、平衡挡墙基座前后的荷载,有利于挡墙的持久稳定,挡墙设置了生态穴,给水生生物提供了很好的生存空间,同时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设置了防冲刷柱,减少因风起波浪对墙体进行冲击水体中漂浮杂物对墙体的撞击,大大加强了对挡墙的防护,本发明施工容易,施工流程清晰明确,易于实施,所用材料便宜且实用,具有很好的经济效应,很好的解决了因水位变化而易滑坡的问题以及净化水体的问题。
本申请是名称为“一种基于水位变化易滑坡的生态挡墙及施工方法”、申请号为2018104445873、申请日为2018.05.10发明专利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挡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水位变化较大的山区峡谷型河道的岸坡支护的生态挡墙。
背景技术
对于水利工程建筑物而言,当水流经过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力,一般工程中河道及两岸边坡考虑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河堤免受冲刷,确保边坡及其附近建筑物的稳定安全,工程中常采用浆(干)砌石护坡或护底、混凝土挡墙等方法,对两岸边坡及河道进行治理。对于水位经常变化易滑坡的堤岸,在长期水流冲击作用下,挡墙变形乃至垮塌等现象,严重威胁工程安全。同时,现在大部分地区大多数河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怎样建造一种生态环保挡墙,如何考虑采用稳妥可靠的综合治理措施,保证河道及两岸边坡安全,是工程边坡处理设计与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自重平衡的防滑坡生态挡墙及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自重平衡的防滑坡生态挡墙,所述挡墙包括墙体、基座,所述墙体与基座同时浇筑为一体,所述墙体临水面为前面,墙体前面常水位线下方设置有生态穴,所述生态穴可制成不同形状,常水位线上方至洪水位线下方设置有防冲刷柱;所述墙体的背侧填有回填料。
所述生态挡墙的浇注部分外围设置有加固层,所述加固层内设置有锚筋和箍筋,所述锚筋沿墙体均匀平行布置,所述箍筋沿锚筋垂直方向绑定在锚筋上,所述锚筋和箍筋构成钢筋笼结构,所述钢筋笼结构起抗拉作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但抗拉强度是很低,设置钢筋笼结构,对墙体起到约束的作用,使之能承受较强的水平力。
所述基座底端设置有前防滑墙趾和后防滑墙趾,所述前防滑墙趾上固定前锚杆桩,所述后防滑墙趾上固定后锚杆桩。
本发明的锚杆桩还可以用树根桩替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墙体为C20-C35砼或毛石砼,所述C20-C35的抗压强为20-35MPa,所述墙体纵截面呈梯形,且墙体后表面与基座垂直,墙体的前表面呈坡形,且坡度范围为60°-75°,所述墙体纵截面梯形上边长不小于50cm,所述基座水平布置且呈长方体状,基座的厚度不低于20cm,坡度范围在60°-75°,能很好的缓冲水流对墙体的冲击,又能利于挡墙墙体的稳定,基座不低于20cm,能很好的承载墙体,防止由于基座过薄造成基座前端AB段和后端CD段剪切力太大而发生断裂。
所述前防滑墙趾与后防滑墙趾呈长方体状设置在基座下端且沿基座中心轴线对称布置,且前防滑墙趾与后防滑墙趾大小形状相同且高度不小于0.4m,所述前防滑墙趾与后防滑墙趾前后宽大于基座前后长度的1/5,防滑墙趾前后宽太小会造成墙趾处承载过小,因此不能少于前后长度的1/5;前防滑墙趾与后防滑墙趾的前后距离不得大于基座前后长度的2/5,距离太大在墙体的重力下会造成基座中心处应力增大;所述前防滑墙趾与后防滑墙趾左右相邻方向之间的距离不超过2m;所述前锚杆桩沿前防滑墙趾中心轴线固定,所述后锚杆桩沿后防滑墙趾中心轴线固定,且前锚杆桩与后锚杆桩分别从基座上下厚度中心面穿过前防滑墙趾与后防滑墙趾垂直向下,所述前锚杆桩与后锚杆桩长度不小于墙体高度的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27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河治理工艺
- 下一篇:浮式防波堤结构及其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