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弱刚性工字构件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09281.0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41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艾敏;王威;魏武;高扬;上官洛奎;张岩波;金继光;才冬涛;骆新营;杨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冷锦超 |
地址: | 046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刚性 构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一种弱刚性工字构件的加工方法,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细长薄壁高强构件的加工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采取构件刚度梯次渐变稳态加工、切削应力最小化控制的复合加工措施,实现对弱刚性工字构件进行防变形、高效加工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弱刚性工字构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装夹步骤,使用双虎钳装夹;加工步骤,对弱刚性工字构件采用从两端向中心加工的加工顺序,并采用高速铣的加工方式,另外,在加工工字结构中凹槽时,先高速铣削出两个工艺槽,所述工艺槽即为工字结构中凹槽的两端部分;本发明用于加工弱刚性工字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弱刚性工字构件的加工方法,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细长薄壁高强构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弱刚性工字构件,整体为长条形,两端为平板状支耳,支耳上还具有台阶,台阶上具有弧形的支耳槽,两支耳与构件中部本体连接的部位各设置有一个支耳加强筋,两支耳加强筋之间本体部分的截面为工字形,且其腹板上具有多个减轻孔。具体结构参数见下表。
表1 一种弱刚性工字构件的结构参数
由表1可知,该构件的特点为:
1、构件结构为细长、薄壁、工字形结构;
2、构件材质为高强锻件结构钢;
3、构件坯料与成品质量比为11.06:1,即绝大部分材料均被去除,这必然会产生大量机加应力。
该构件的加工难点主要有以下两处:
1、构件长、薄,则结构刚度不足;材料硬度高、去除量大,则易产生大量的切削应力;这两方面因素叠加,容易导致机械加工后构件在厚度方向发生翘曲变形;
2、材料硬度高、去除量大,容易导致刀具易磨损、加工时间长。
该构件的现有加工流程如图4所示,其存在如下不足:
1、构件的材料去除率达到90.95%,材料留存率仅为9.05%,大部分材料从构件的厚度方向(130mm方向)去除。通过机械加工去除大量材料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机加热量,从而导致产生大量的机加应力,大量机加应力在工件内再分布及平衡必然会导致工件变形。弱刚性工字构件在机加后必然在厚度方向产生变形,主要表现为厚度方向翘曲、扭曲等。
2、构件的材料为高强锻件(30CrMnSiA、锻件Ⅰ-QJ500A-1998),材料去除率达到90.95%,这样势必导致加工时间长;此外,由于机加量大,材料硬度高,必然导致刀具磨损严重,为更换磨损刀具,消除磨损刀具加工的不良表面,需要换刀、对刀、重新加工等,这进一步延长了加工时间。在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使得加工效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采取构件刚度梯次渐变稳态加工、切削应力最小化控制的复合加工措施,实现对弱刚性工字构件进行防变形、高效加工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弱刚性工字构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装夹步骤,使用双虎钳装夹;
加工步骤,对弱刚性工字构件采用从两端向中心加工的加工顺序,并采用高速铣的加工方式,另外,在加工工字结构中凹槽时,先高速铣削出两个工艺槽,所述工艺槽即为工字结构中凹槽的两端部分。
进一步的,一种弱刚性工字构件的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半精铣高度方向上下表面
1)平口虎钳装夹构件厚度方向;
2)半精铣高度方向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92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