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TC4-DT钛合金棒材两相区断裂韧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08934.3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1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郭萍;赵永庆;洪权;侯红苗;潘浩;赵恒章;张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2F1/18 | 分类号: | C22F1/18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16***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钛合金 棒材 断裂韧性 两相区 后炉 保温 热处理 材料应用 含量减少 时效处理 粗化 固溶 空冷 片层 匹配 消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TC4‑DT钛合金棒材两相区断裂韧性的方法,该方法的具体过程为:将TC4‑DT钛合金棒材在温度为(Tβ‑80)℃~(Tβ‑20)℃的条件下保温1h~2h后炉冷,然后在温度为500℃~600℃的条件下保温4h~8h后空冷,得到热处理后的TC4‑DT钛合金棒材。本发明将TC4‑DT钛合金棒材在两相区进行固溶后炉冷再进行时效处理,使初生α相含量减少,次生α相的含量增多且组织粗化,裂纹在扩展过程中遇到较厚的片层α相改变扩展路径,同时消耗更多的能量,从而提高了TC4‑DT钛合金棒材的两相区的断裂韧性,最终实现了TC4‑DT钛合金棒材强度、塑性、断裂韧性的良好匹配,满足材料应用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钛合金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TC4-DT钛合金棒材两相区断裂韧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先进材料的推动,近年来随着断裂力学和损伤容限理论的发展,飞机构件的设计准则发生改变,目前高损伤容限钛合金成为钛合金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其中断裂韧性是材料损伤容限的表征之一。钛合金由于具有一系列的优点成为航空航天应用的首选材料。众多研究表明,钛合金片层结构具有好的损伤容限性能。因此,β锻造或β热处理工艺通常被作为高损伤容限性能的加工方法,但片层组织由于具有粗大的晶粒使合金的塑性下降。实验表明,β晶粒内部片层厚度和晶团尺寸会影响合金的损伤容限性能,片层厚度增大会导致裂纹在扩展过程中偏转方向,晶团尺寸及位向改变也会导致裂纹的偏转,裂纹在扩展过程中的偏转会消耗更多能量,因此导致了高的断裂韧性和低的裂纹扩展速率。
为了获得高的损伤容限性能,传统的TC4-DT钛合金的热处理方法主要是将试样在β相区进行固溶处理,通过获得的片层组织来提高合金的断裂韧性,但粗大的片层组织会导致拉伸塑性的明显降低,造成材料塑性的损失。某发动机叶片对所使用的TC4-DT合金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合金组织为等轴组织,且断裂韧性要求在80MPa.m1/2以上,这对合金的组织与性能匹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通过调整TC4-DT钛合金显微组织,实现材料在强度、塑性不损失的情况下提高TC4-DT钛合金的断裂韧性,从而达到TC4-DT钛合金强度-塑性-韧性的良好匹配,已成为TC4-DT钛合金加工关键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TC4-DT钛合金棒材两相区断裂韧性的方法。该方法将TC4-DT钛合金棒材在两相区进行固溶后炉冷再进行时效处理,使初生α相含量减少,次生α相的含量增多且组织粗化,裂纹在扩展过程中遇到较厚的片层α相改变扩展路径,同时消耗更多的能量,从而提高了TC4-DT钛合金棒材的两相区的断裂韧性,最终实现了TC4-DT钛合金棒材强度、塑性、断裂韧性的良好匹配,满足材料应用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TC4-DT钛合金棒材两相区断裂韧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过程为:将TC4-DT钛合金棒材在温度为(Tβ-80)℃~(Tβ-20)℃的条件下保温1h~2h后炉冷,然后在温度为500℃~600℃的条件下保温4h~8h后空冷,得到热处理后的TC4-DT钛合金棒材;所述Tβ为TC4-DT钛合金棒材的β相转变温度,Tβ的单位为℃;所述TC4-DT钛合金棒材经锻造得到,所述锻造的终火次温度在两相区温度内。
上述的一种提高TC4-DT钛合金棒材两相区断裂韧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C4-DT钛合金棒材在温度为(Tβ-70)℃~(Tβ-30)℃的条件下保温1h~2h后炉冷,然后在温度为520℃~580℃的条件下保温5h~8h后空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未经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89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