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门栓覆膜砂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08900.4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5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现;牛伟峰;杨文峰;陈晓龙;杨风伟;刘战辉;李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禹州市昆仑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7/06 | 分类号: | B22C7/06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边鹏 |
地址: | 46167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起 门栓 凹模型腔 凸模型腔 上表面 凹模 凸模 覆膜砂模具 成品率 隔断 浇道 两排 半边形状 安装位 砂壳型 射砂口 铁水 等距 合模 平齐 砂壳 浇铸 模具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门栓覆膜砂模具,模具包括凸模和凹模,在凸模和凹模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凸模型腔和凹模型腔,凸模型腔和凹模型腔在合模后形成砂壳型腔,在凸模型腔和凹模型腔内均设有两排等距的凸起,凸起是与门栓的半边形状相同的结构,在每一排两个凸起之间还设有隔断凸起,隔断凸起上表面与凹模和凸模的上表面平齐,在两排凸起之间还设有浇道安装位。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经过合理的型腔、浇道以及射砂口的设置,可以增加砂壳的成品率,提高铁水浇铸时门栓的成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芯盒制造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门栓覆膜砂模具。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门栓的应用非常广泛,门栓的结构并不复杂,门栓制造一般采用焊接或者在机床上加工而成,采用此类制造方式,使得门栓的制造成本较高,而且制造出来的门栓外观以及机械强度较低,所以本发明设计一种用于门栓铸造的热芯盒。
目前,我国铸造行业普遍采用热芯盒来制造联通节的砂壳。其制作过程大致如下:将铸造用砂、热固性树脂和催化剂混合成的砂料通过射芯机射入到具有加热装置的芯盒中,加热到250至320摄氏度,使贴近芯盒表面的砂料受热,砂料中的粘结剂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缩聚硬化,进而形成砂壳。铸造用砂一般通过射砂嘴射入热芯盒模具的型腔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门栓覆膜砂模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门栓覆膜砂模具,模具包括凸模和凹模,在所述凸模和所述凹模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凸模型腔和凹模型腔,所述凸模型腔和所述凹模型腔在合模后形成砂壳型腔,在所述凸模型腔和所述凹模型腔内均设有两排等距的凸起,所述凸起是与所述门栓的半边形状相同的结构,在每一排两个所述凸起之间还设有隔断凸起,所述隔断凸起上表面与所述凹模和所述凸模的上表面平齐,在两排所述凸起之间还设有浇道安装位,在所述浇道安装位上安装有浇道,所述浇道为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凸模型腔和所述凹模型腔内,在两个所述浇道中间通过浇口连接。
在所述凹模型腔和所述凸模型腔内两个浇道安装位的中心设有相对的两个浇道固定孔,在所述浇道和所述浇口的中心均设有开孔,所述开孔与所述浇道固定孔同轴。
在所述凹模上表面还开设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环绕在所述凹模型腔的左右以及后侧。
在所述凸模和所述凹模的前侧均设有半部射砂口,合模后,所述凸模和所述凹模上的半部射砂口合并为射砂口,在垂直方向上,在所述半部射砂口之间的所述模具上表面还设有浅槽,所述凸模和所述凹模上的所述浅槽在合模后形成前排气槽。
在所述凸模和所述凹模上还设有工装孔、定位孔、大顶针孔、小顶针孔、加热孔,所述工装孔设置在所述凸模和所述凹模的后侧,通过所述工装孔内将所述凸模和所述凹模固定在射砂机上;所述定位孔设置在所述凸模和所述凹模的上表面,所述凸模和所述凹模通过各自的所述定位孔互相定位进行合模;所述大顶针孔位于所述凸模和所述凹模的四角且贯穿所述凸模和所述凹模,所述小顶针孔位于所述凸模型腔和所述凹模型腔的底部,在所述凸模型腔和所述凹模型腔的下部还设有加热孔,所述加热孔横向贯穿所述凸模和所述凹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浇道设置在型腔的正中心,通过设置浇道固定孔将浇道以及浇口固定在型腔内部,使得砂壳浇铸时,铁水可以充分的进入到每个子型腔内;
通过设计组合形式的射砂口,保证了凸模和凹模同步的进砂量,避免产生进砂量不同导致的砂壳壁厚度不同的现象;
由于该型腔设置隔断凸起,可以使得每个门栓铸造成型后方便取模和切割;
设置连通的三侧环绕排气槽以及前排气槽可以有效保证型腔内的排气效率,增加射砂的效率,进而增加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禹州市昆仑模具有限公司,未经禹州市昆仑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89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