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钢管道现场修复组件及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08542.7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8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齐国权;戚东涛;马秋荣;魏斌;李厚补;丁楠;张冬娜;邵晓东;蔡雪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L55/16 | 分类号: | F16L55/1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短节 修复 外套管 玻璃钢管道 转换短节 内芯管 连接结构 短节 环形连接 连接套筒 修复组件 一端连接 空腔 中空圆筒状 玻璃钢管 固定设置 管道接头 施工效率 同轴固定 同轴设置 现场抢修 节约 制作 | ||
一种玻璃钢管道现场修复组件及修复方法,包括连接结构、修复短节和转换短节;转换短节的一端连接连接结构,另一端连接修复短节,修复短节连接待修复玻璃钢管道;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套筒、连接短节、内芯管和外套管;连接短节为中空圆筒状,连接短节的一端与连接短节同轴固定设置有外套管,外套管内侧的连接短节上固定设置有内芯管,内芯管与外套管同轴设置,内芯管与外套管之间形成环形连接空腔,玻璃钢管道的端部卡在环形连接空腔内;连接短节的另一端套设有连接套筒。本发明进行玻璃钢管修复时,可快速完成待修复管道接头制作以及待修复管道上的接头和转换短节、转换短节与连接短节之间的连接,为现场抢修节约宝贵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道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玻璃钢管道现场修复组件及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缓解油田腐蚀问题,玻璃钢道作为解决地面集输管网腐蚀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在一些新建工程和改扩建工程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玻璃钢管具有材质比重小、耐腐蚀性强、内表面光滑、摩阻系数低、传热系数小等优点,使得玻璃钢管成为目前应用时间最长、用量最大的非金属管材。根据环氧树脂固化剂的不同,可以分为酸酐固化玻璃钢管和芳胺固化玻璃钢管两种。玻璃钢管的连接形式主要包括螺纹连接、承插粘接、锁键连接和法兰连接等形式,其中螺纹连接和承插粘接比较常用。与其他非金属管相比,主要缺点是接头性能和抗冲击性能差,使得玻璃钢管失效事件时有发生,这成为制约其扩大化应用的瓶颈。
而目前通常应对玻璃钢管渗漏、爆管等失效方式的维修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做法是利用手糊工艺对失效位置进行缠绕浸润树脂后的针织毡进行修复。由于玻璃钢管失效过程中伴随着纤维与树脂基体的剥离,使得泄漏通道不止为一条,经常呈现出发整片汗式渗漏。因而采用针织毡缠绕方式不能阻断所有泄漏通道,在管道后期运行过程中,其承压功能主要靠外层缠绕的针织毡来担当。加之针织毡的缠绕全部为现场手工完成,以前现场工况环境(低温)等条件限制,质量难以保障,经常发生维修后的管道二次发生泄漏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钢管道现场修复组件及修复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钢管道现场修复组件,包括连接结构、修复短节和转换短节;转换短节的一端连接连接结构,另一端连接修复短节,修复短节连接待修复玻璃钢管道;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套筒、连接短节、内芯管和外套管;连接短节为中空圆筒状,连接短节的一端与连接短节同轴固定设置有外套管,外套管内侧的连接短节上固定设置有内芯管,内芯管与外套管同轴设置,内芯管与外套管之间形成环形连接空腔,玻璃钢管道的端部卡在环形连接空腔内;连接短节的另一端套设有连接套筒。
进一步的,连接短节为外表面的两端部均沿周向设置有环形凸起;连接套筒与连接短节连接一端的内侧壁沿周向设置有环形凸起;连接套筒套在连接短节的外侧,连接套筒的环形凸起位于连接短节的两个环形凸起之间。
进一步的,连接套筒内部设置有内螺纹,转换短节一端外部设置有外螺纹,另一端内部设置有内螺纹;连接套筒与转换短节的外螺纹连接;修复短节与转换短节内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转换短节为中空的圆筒状,且两端的口径不相同,转换短节大口径的端部内侧设置内螺纹,小口径的端部外侧设置外螺纹。
进一步的,转换短节的两端的螺纹处均设置有螺纹密封胶。
进一步的,修复短节为中空的圆筒状,修复短节的一端外侧设置有外螺纹,修复短节的一端内侧自外向内设置有锥度,待修复玻璃钢管道端部的锥度与修复短节内侧的锥度相匹配;待修复玻璃钢管道与修复短节之间通过AB胶连接。
进一步的,一种玻璃钢管道现场修复组件的修复方法,基于上述所述的一种玻璃钢管道现场修复组件,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85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片式消声器
- 下一篇:可拆卸管道泄漏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