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分流的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08430.1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28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孙向涛;姚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10 | 分类号: | H04W28/10;H04W2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430205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分流 方法 装置 通信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分流的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该方法中发送方接收接收方发送的PDCP信息,根据接收到的PDCP信息调整数据分流比例后,根据调整后的数据分流比例为两个通信链路分配待传输数据,以通过两个通信链路向接收方发送待传输数据。由于PDCP信息为接收方PDCP实体分别获取到的每个通信链路接收到数据包的信息,表征了接收方PDCP实体在当前数据分流比例下的工作状态,因此发送方可以获知接收方PDCP实体的工作状态,并根据接收方PDCP实体的工作状态调整数据分流比例,避免了接收方PDCP实体接收到的数据包SN存在多次不连续的情况,延迟向高层递交数据包或者丢弃数据包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数据传输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分流的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对于无线通信的传输速率和传输时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传输时延,无线通信标准中都引入了双连接技术。
双连接指的是一个用户终端(接收方)与两个基站(发送方)同时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在两个无线通信链路上同时传输数据。虽然利用两个通信链路同时传输数据,相较于仅利用一个通信链路传输数据,会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但是,如果两个通信链路上的数据分配比例不合适,会导致一个通信链路上的数据堵塞,而另一个通信链路空闲,不能合理利用两个通信链路的资源,降低了数据的传输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分流的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合理利用两个通信链路的资源,导致降低数据传输性能的问题。
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分流的方法,包括:
接收接收方发送的PDCP信息;其中,所述PDCP信息为在双连接状态下,接收方PDCP实体从两个通信链路中分别获取到的每个通信链路接收到数据包的信息;
根据接收到的PDCP信息,调整两个通信链路中传输数据的数据分流比例;
根据调整后的数据分流比例,为两个通信链路分配待传输数据。
优选地,所述PDCP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的组合:
接收到的数据包标识的起始值和终止值、接收到数据包总数和接收到字节总数、重排序定时器超时次数、跳过数据包标识的个数。
优选地,若所述PDCP信息包括数据包标识的起始值和终止值,则所述根据接收到的PDCP信息调整数据分流比例包括:
根据每个通信链路接收到的数据包标识的起始值和终止值,分别计算两个通信链路上起始值之差的绝对值和两个通信链路上终止值之差的绝对值,计算起始值之差的绝对值与终止值之差的绝对值的和,得到差异度量值;
判断所述差异度量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判断所述差异度量值大于预设阈值,则调整两个通信链路中传输数据的数据分流比例。
优选地,若所述PDCP信息包括接收到数据包总数和接收到字节总数,则所述根据接收到的PDCP信息确定数据分流比例包括:
计算两个通信链路上接收到字节总数的比例;
计算两个通信链路上接收到字节总数的比例与预设数据分流比例的差值;
确定两个通信链路上接收到字节总数的比例与预设数据分流比例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
若确定两个通信链路上接收到字节总数的比例与预设数据分流比例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则调整两个通信链路中传输数据的数据分流比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84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