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冲击地压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08128.6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9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郑爽;刘付刚;武俊峰;陶金;李忠勤;梁艳华;韩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27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冲击 地压 监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冲击地压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包括承压壳和限位筒,所述承压壳的上表面设置为圆弧状结构,所述承压壳的内部安装有限位架,且限位架的表面被套筒贯穿,所述套筒外表面的中间处被传动链的末端包裹,且套筒的两端安装有导向杆,所述限位筒安装在套筒的外侧,且限位筒的内表面与滑槽卡合连接,所述承压壳的侧面开设有2个凹槽,所述导向杆的末端位于凹槽内,所述空腔和承压壳的下方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该煤矿冲击地压监测装置,初始状态下,导向杆的末端在凹槽中,从而承压壳沉在井中时,导向杆的末端不会与障碍物进行碰撞,套筒转动时,导向杆做平行移动,使得导向杆与周围的土质进行接触,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煤矿冲击地压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煤矿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组成,煤矿作为一次性能源,需求量非常庞大,在对煤矿进行开采时,现有的煤矿开采时,由于矿井深度加深,岩石造成的应力会越来越大,因此需要对地压进行实时监测。现有的监测装置在伸入土壤层中时,无法保证整体为水平状态,从而在监测压力时,造成误差,并且传感器不便插入土壤层中,监测的灵敏度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冲击地压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监测装置在伸入土壤层中时,无法保证整体为水平状态,从而在监测压力时,造成误差,并且传感器不便插入土壤层中,监测的灵敏度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冲击地压监测装置,包括承压壳和限位筒,所述承压壳的上表面设置为圆弧状结构,且其的内部安装有电动机,并且电动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传动链,所述承压壳的内部安装有限位架,且限位架的表面被套筒贯穿,所述套筒外表面的中间处被传动链的末端包裹,且套筒的两端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通过外表面开设的外螺纹与套筒相互连接,所述导向杆末端的上下两侧预留有滑槽,且导向杆的内部预留有空腔,所述限位筒安装在套筒的外侧,且限位筒的内表面与滑槽卡合连接,所述承压壳的侧面开设有2个凹槽,且凹槽相对应的内壁处安装有限位筒,所述导向杆的末端位于凹槽内,所述承压壳内部的下方安装有容置箱,且容置箱内壁的顶部设置有电线盒和2个弹簧绳,并且电线盒位于2个弹簧绳的中间,所述弹簧绳的下方安装有第一金属球,所述第一金属球内底部的中心处安装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两侧设置有第二金属球,并且第二金属球位于第一金属球的下方,所述空腔和承压壳的下方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承压壳的下表面嵌入式安装有支脚,且支脚关于承压壳的中心点等角度设置有4个,并且支脚的下端设置为锥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传动链安装在套筒的中心处,且套筒的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并且外螺纹的走向为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限位架关于传动链对称设置有2个,且限位架的内侧通过轴承与套筒的外侧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槽关于导向杆的中分水平线对称设置有2个,且滑槽与限位筒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与第二金属球为固定安装,且支撑架设置为中空的结构,并且第二金属球的中心点与第一金属球的中心点为同一垂直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煤矿冲击地压监测装置,
1.设置有4个支脚,从而支脚扎入土壤中,提高承压壳安装的稳定性,并且第一金属球的上方设置有弹簧绳,使得第一金属球始终与地心垂直,从而当承压壳为倾斜状态时,第一金属球与倾斜的第二金属球碰撞,从而两者之间电路连通,只有当承压壳为水平状态时,电路断开,从而保证了承压壳底部的压力传感器均匀的土壤进行接触,保证了压力监测的稳定性;
2.初始状态下,导向杆的末端在凹槽中,从而承压壳沉在井中时,导向杆的末端不会与障碍物进行碰撞,对压力传感器进行防护,导向杆与套筒为螺纹连接,从而套筒转动时,导向杆做平行移动,使得导向杆与周围的土质进行接触,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科技大学,未经黑龙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81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