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间/对苯二甲酰氯尾气生产氯磺酸的设备及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08057.X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9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廷;王荣海;张良;谢圣斌;孙丰炜;刘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7/46 | 分类号: | C01B17/4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19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磺酸 对苯二甲酰氯 二氧化硫 反应塔 尾气生产 尾气 吸收塔 三氧化硫气体 尾气处理技术 产品冷凝器 尾气冷凝器 成品储罐 二级循环 生产车间 生产装置 循环利用 装置尾气 捕雾器 高纯度 氯化氢 工段 气气 制备 种间 酰氯 废气 回收 排放 转化 投资 | ||
本发明属于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间/对苯二甲酰氯尾气生产氯磺酸的设备及其工艺。利用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装置尾气和稀三氧化硫气体,进行气气相反应。酰氯装置尾气依次经过吸收塔、尾气冷凝器、捕雾器,进入一级反应塔和二级反应塔,经一二级循环反应后,经过产品冷凝器,其中液相进入成品储罐,气相部分送至二氧化硫生产车间的转化工段。本发明所述的工艺不但减少了废气的排放,实现了高纯度二氧化硫的循环利用,而且更进一步提高了尾气中氯化氢的产品附加值;本发明所述的设备,投资少,操作简单,设计合理,回收二氧化硫和制备氯磺酸纯度高,氯磺酸产品含量≥99%。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间/对苯二甲酰氯尾气生产氯磺酸的设备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生产企业主要采用氯化亚砜法或光气法进行生产酰氯,生产中反应产生的尾气主要含有氯化氢和二氧化硫,目前国内主要以水吸收、压缩冷凝、碱吸收的方式对尾气进行吸收处理。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副产品杂质含量高,再利用困难;(2)能耗高,产出副产品难于销售长期;(3)对水和液碱消耗量较大,造成资源浪费。
现有氯磺酸生产工艺设备繁杂,前期原料预处理程度要求高,氯磺酸生产设备易腐蚀、损坏,更换、检修频繁;生产尾气处理困难,能耗高,资源浪费严重,易生成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国内芳纶技术的发展,芳纶原料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亟需一种对生产尾气的合理处理方法,提高尾气吸收副产品的价值和在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间/对苯二甲酰氯尾气生产氯磺酸的工艺。该工艺不但减少了废气的排放,实现了高纯度二氧化硫的循环利用,而且更进一步提高了尾气中氯化氢的产品附加值。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的间/对苯二甲酰氯尾气生产氯磺酸的设备。
本发明所述的间/对苯二甲酰氯尾气生产氯磺酸的设备,包括尾气预处理装置和氯磺酸生产装置,尾气预处理装置包括吸收塔、尾气冷凝器和捕雾器;氯磺酸生产装置包括一级反应塔、二级反应塔和稀SO3气体进料管线;尾气预处理装置中的捕雾器通过管路分为两路,分别与氯磺酸生产装置中的一级反应塔和二级反应塔连接。
其中:
尾气预处理装置还包括间/对苯二甲酰氯尾气进料管线和氯化亚砜进料管线;间/对苯二甲酰氯尾气进料管线与吸收塔下部一侧连接,氯化亚砜进料管线与吸收塔上部一侧连接,吸收塔顶部管路与尾气冷凝器和捕雾器依次连接,捕雾器通过管路,分为两路,分别与一级反应塔和二级反应塔的下部一侧连接。
氯磺酸生产装置还包括一级循环泵、一级循环冷凝器、二级循环泵、二级循环冷凝器、产品冷凝器、气液分离器和成品储罐;产品冷凝器包括产品一级冷凝器、产品二级冷凝器和产品三级冷凝器;气液分离器包括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二气液分离器和第三气液分离器。
一级反应塔下部另一侧通过管路与一级循环泵和一级循环冷凝器依次连接,一级循环冷凝器通过管路与一级反应塔上部一侧连接,一级反应塔顶部通过管路与二级反应塔下部一侧连接,二级反应塔下部另一侧通过管路与二级循环泵和二级循环冷凝器依次连接,二级循环冷凝器通过管路与二级反应塔上部一侧连接,二级反应塔顶部通过管路与产品一级冷凝器连接,产品一级冷凝器通过管路与第一气液分离器连接,第一气液分离器气相出口通过管路与产品二级冷凝器连接,第一气液分离器液相出口通过管路与成品输送管路连接,产品二级冷凝器通过管路与第二气液分离器连接,第二气液分离器气相出口通过管路与产品三级冷凝器连接,第二气液分离器液相出口通过管路与成品输送管路连接,产品三级冷凝器通过管路与第三气液分离器连接,第三气液分离器通过管路与成品输送管路连接,成品输送管路与成品储罐顶部连接,产品三级冷凝器上部通过转化工段输送管路与二氧化硫生产车间的转化工段连接。
尾气冷凝器出口温度≤35℃。
一级反应塔和二级反应塔均通有导热油的升温夹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80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加压和分子筛制氧多功能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简法节能增效制取硫酸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