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挠性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06834.7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8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耿敏;陈福昭;刘云超;徐立波;沈春华;戚建宗;余建杰;徐威;蔡政;华淳雨;莫利华;王威威;丁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联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F01N13/14;F01N13/1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鲍英彬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管 | ||
本发明属于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挠性软管,挠性软管包括弹性螺旋管、减震导热层、拉伸限位层以及伸缩管,弹性螺旋管的加工工艺,包括:将弹性螺旋管的原料依次送入压辊中,进行口型压制形成型材,再将型材送入滚压轮单元加工得螺旋状弹簧;将螺旋状弹簧被焊面与焊机圆盘电极接触,通入大电流并转动圆盘电极形成螺旋管半成品;将螺旋管半成品经整管退火、化学抛光后得螺旋管成品。本发明通过将薄型钢带加工成弹簧,赋予螺旋管良好的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挠性软管。
背景技术
车用挠性软管,是依据国家对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要求设计而成的,具有挠性强、补偿范围大、零泄漏等特性,可充分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要求。其产品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制造成本低。
挠性软管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由外到里)弹性螺旋管、金属减震导热层(不锈钢丝针织网)、拉伸限位层(不锈钢丝编织网管)、2S伸缩管(均为不锈钢材料),经焊接而成。
而决定挠性软管综合性能的因素众多,其中弹性螺旋管由于在软管的最外围,不仅需要有较好的刚性,同时又必须具备较好的柔韧性,这就要求弹性螺旋管的加工工艺需要极好的精密度,以确保薄型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受力面的受力均匀,避免材料发生破裂。
而在大多数的弹性螺旋管的制备时,常采用高分子材料进行制备,虽然能确保螺旋管的韧性,但是其刚性有较大的缺失,而且也不耐受环境的变化,使用寿命较短,至于合金螺旋管,受制于合金本身的较大硬度,常采用合金冶炼配合机械切削的方式进行,但是成品的韧性极差,且尺寸难以加工。
中国发明专利(CN101636613A)公开了具有平滑内孔的不锈钢波纹管,具有平滑或半平滑内孔,且填充或内衬材料,来减少水头(压力)损失、降低摩擦、隔音、阻燃和抗腐蚀。然而这些变化无法确保螺旋管具有良好的弹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挠性软管,并通过特定的工艺获得挠性软管最外层的具有良好弹性的螺旋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挠性软管,包括:弹性螺旋管、减震导热层、拉伸限位层以及伸缩管,所述拉伸限位层固定在所述伸缩管的外层,所述减震导热层固定在所述拉伸限位层的外层,所述弹性螺旋管固定在所述减震导热层的外层。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导热层为不锈钢丝针织网,所述拉伸限位层为不锈钢丝编织网管。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螺旋管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将弹性螺旋管的原料依次送入压辊中,进行口型压制形成型材,再将型材送入滚压轮单元加工得螺旋状弹簧;
将螺旋状弹簧被焊面与焊机圆盘电极接触,通入大电流并转动圆盘电极形成螺旋管半成品;
将螺旋管半成品经整管退火、化学抛光后得螺旋管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联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联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68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航空发动机尾气收集分析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散热效果良好的摩托车排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