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低导热耐磨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05734.2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6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董舜杰;陈雪峰;万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瑞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C04B35/4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金宇平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量百分比 耐磨浇注料 低导热 聚羧酸减水剂 柠檬酸 聚丙烯酸钠 制备 纯铝酸钙水泥 氧化铝微粉 导热系数 耐磨性能 施工性能 原料配比 铝酸钙 耐磨损 水搅拌 烘烤 隔热 浇注 成形 矾土 微粉 窑炉 硬化 养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低导热耐磨浇注料,其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二铝酸钙30~90%,氧化铝微粉或矾土微粉3~20%,纯铝酸钙水泥2~20%,余量为水。其原料还包括:聚羧酸减水剂、聚丙烯酸钠和柠檬酸,聚羧酸减水剂在原料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0~0.5%,聚丙烯酸钠在原料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0~0.5%,柠檬酸在原料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0~0.04%。本发明公开了上述高强低导热耐磨浇注料制备和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原料配比,混合均匀得到成品;向成品中加水搅拌,浇注成形,养护,干燥,烘烤。本发明具有施工性能好、硬化快、强度高、导热系数低、耐磨性能好的优点,用来满足一些窑炉部位隔热、耐磨损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火浇注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低导热耐磨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耐火材料指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耐火度是指耐火材料锥形体试样在没有荷重情况下,抵抗高温作用而不软化熔倒的摄氏温度。耐火材料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石油、机械制造、硅酸盐、动力等工业领域,在冶金工业中用量最大,占总产量的50-60%。
耐火浇注料是不定型耐火材料的主要品种,耐火浇注料占不定型耐火材料的40~50%。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应用硅酸盐水泥耐火浇注料,当时称为耐热混凝土,主要用于700℃以下(有时700-1200℃)的热工构筑物,1965-1975年普遍采用铝酸钙水泥和磷酸盐耐火浇注料,当时称为耐火混凝土,使用温度提高到1400~1600℃,在此期间建设了产品生产基地,1976年初建立了产品标准,1976年以后,产品种类迅速增加,质量也逐步提高,80年代中期中国又开发了新一代耐火浇注料,包括低水泥、超低水泥和无水泥耐火浇注料,其质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不定型耐火材料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低水泥、超低水泥耐火浇注料是主要不定型材料品种。水泥通常是指铝酸钙水泥。低水泥、超低水泥都是按照CaO含量来界定的,低水泥实质就是要避免材料中有太多的CaO进入,过多的CaO将导致材料高温性能急剧下降,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影响。材料高温液相增多,热态强度降低,抗渣性能劣化等,而且水泥会促进镁砂的水化,烘烤过程中加大制品开裂的几率。
现有的耐火浇注料强度低、导热系数高、耐磨性能不足,导致难以满足部分窑炉部位特殊的隔热、耐磨损要求。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强低导热耐磨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施工性能好、硬化快、强度高、导热系数低、耐磨性能好的优点,用来满足一些窑炉部位隔热、耐磨损的要求。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强低导热耐磨浇注料,其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二铝酸钙30~90%,氧化铝微粉或矾土微粉3~20%,纯铝酸钙水泥2~20%,余量为水。
优选地,二铝酸钙的粒径小于3mm。
优选地,二铝酸钙中,3-1mm二铝酸钙、1-0.088mm二铝酸钙、<0.088mm二铝酸钙的重量比为10~30:10~30:10~30。
优选地,二铝酸钙的粒径小于5mm。
优选地,二铝酸钙中,5-3mm二铝酸钙、3-1mm二铝酸钙、1-0.088mm二铝酸钙、<0.088mm二铝酸钙的重量比为0~30:10~30:10~30:10~30,其中不包括5-3mm二铝酸钙所占重量比为0时的情况。
二铝酸钙是CaO-Al2O3二元系统中重要的化合物之一,具有较高的熔点(1765±25℃),在建材、冶金、化工、国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发现二铝酸钙材料具有极低的热膨胀系数(200℃,1.4×10-6/℃;1400℃,4.4×10-6/℃),同时由于二铝酸钙材料的低膨胀系数及其对材料的膨胀滞后效应,使二铝酸钙及其复合材料在耐火浇注料行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瑞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瑞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57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