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查找铝电缆断点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04709.2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0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马添翼;黄立兵;陈晓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魏伟;曹啸虎 |
地址: | 06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电缆 查找 温度测量仪 断点位置 断点 绝缘层 全程 操作过程 断电位置 工具要求 位置判断 温度测试 电阻 发热 通电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查找铝电缆断点的方法:在铝电缆通电达到满负荷的状态下,使用温度测量仪对铝电缆全程进行温度测试,温度高的位置判断为断电位置,从而做出标记,本方法利用铝电缆断点位置因电阻大而发热的特点来确定铝电缆断点位置,因此使用的工具只要能感应温度即可,对工具要求不高,操作过程是隔着绝缘层的,没有操作风险,查找时只需要用温度测量仪扫过铝电缆全程,查找速度非常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查找铝电缆断点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鉴于铝芯电缆价格便宜、自身重量较轻、利于敷设的特点,在施工现场的临电配电系统中被广泛的采用。但是铝线表面易在空气中氧化。凡导体表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膜电阻。若膜电阻引起连接处过热,过热又使膜电阻增大,导电情况就越恶化,而铝线连接中这类过热的情况尤为严重。这是因为铝线表面即使刮擦光洁,它只需在空气中暴露数秒钟即可被氧化而立即形成一层氧化铝薄膜。其厚度虽只几个微米,但却具有很高的电阻率,从而呈现较大的膜电阻。由于较大的膜电阻,会造成电缆局部发热,这样又加速了铝芯电缆的氧化,最后到此部分铝芯被完全氧化而造成电缆的断点,致使电缆无法使用。在确定断点时由于电缆皮不一定有明显的破损处,从而造成断点位置确认困难,这样电缆就只能抛弃一相使用,造成浪费。
现有技术中对于电缆断点查找的方法很多,例如:
感应法。可用感应电笔和数字万用表;适应于无金属铠装和钢带屏蔽的电缆;要注意防止触电,测试处及用设备复绕时的端头接电处等。
电容法。当电缆外有铜带或钢带等金属铠装层时,感应法不能进行检测,此时用电容法;适应于所有电缆;在用电容法时先明白电容测试的原理——测试电容时,测试回路中使用的是交流/脉冲信号。上述方法可查找所有电缆的线断点,的确具有很明显的实用性。但是它们或者有严格的操作要求,或者操作起来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铝电缆的断点查找方法,此方法方便快捷,操作过程无危险。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手段是:
一种查找铝电缆断点的方法:在铝电缆通电达到满负荷的状态下,使用温度测量仪对铝电缆全程进行温度测试,温度高的位置判断为断电位置,从而做出标记。
本方法利用铝电缆断点位置因电阻大而发热的特点来确定铝电缆断点位置,因此使用的工具只要能感应温度即可,对工具要求不高。操作过程是隔着绝缘层的,没有操作风险。查找时只需要用温度测量仪扫过铝电缆全程,查找速度非常快。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利用铝电缆断点处温度异常超高的特点判断断点位置,测温设备用手持式温度测量仪即可以实现。
这种方法是:在铝电缆通电达到满负荷的状态下,使用温度测量仪对铝电缆全程进行温度测试,温度高的位置判断为断电位置,从而做出标记。
对于新采购的铝芯电缆复检后就可以安装在临时的配电系统中了,在通电达到满负荷后对电缆全面进行一次温度的测试,利用手持温度测量仪对电缆全程进行温度的测试,并记录温度值。此后就需要电工在日常电缆巡检中利用手持式的温度测量仪对电缆整体温度进行监测,并于之前测试温度值进行比较,如发现温度异常点,就要及时处理,避免温度异常处的铝芯被全部氧化后产生断点。
如使用的是旧电缆,也可采用此方法提前确定电缆是否存在断点处,如果存在及时处理之后再使用,如果未发现断点,那么使用期间的管理如上。
电缆接入配电系统后,将系统中的所有用电设备同时开启,保证此时用电量为最大值是。日常巡检,电工手持温度测量仪,对整体电缆进行温度测试,并对温度测试值记录到电缆日常巡检的记录本中,作为日后巡检温度是否异常的判断依据。测量完毕后配电系统中的设备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47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