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评价轨道站点周边慢行交通系统接驳水平的流程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04046.4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09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邓卫;张冰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蒋昱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评价 轨道 站点 周边 交通 系统 接驳 水平 流程 方法 | ||
1.评价轨道站点周边慢行交通系统接驳水平的流程与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其特征在于:
(1)轨道站点周边网上调查,确定轨道站点周边慢行交通网络、土地开发利用等现状情况,其中轨道站点周边网上调查,包括确定站点周边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设置位置、走向和长度以及区域内建筑分布,为评价指标的计算打下基础;
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通过地图工具获得地铁站所在地点半径750米区域的平面图;
步骤1.2:在AutoCAD中按照平面图描绘出区域内非机动车道,人行道:
步骤1.2.1:计算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密度:
D1=∑bli/A,D2=∑pli/A
其中,D1为非机动车道密度单位为千米/平方千米;bli为区域内非机动车道长度单位为千米;D2为人行道密度单位为千米/平方千米;pli为区域内人行道长度单位为千米;A为区域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
步骤1.2.2:计算非机动车和步行绕路系数:
RD1=(b1+b2+...+b8)/(8·750),RD2=(p1+p2+...+p8)/(8·750)
其中,RD1为非机动车绕行系数;RD2为步行绕行系数;以轨道站点为圆心,750m为半径划定圆圈并均分成8个象限,每个象限中选取步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与圆圈相交,取交点为终点,bi为某个象限内圆心到终点的非机动车道最短路径,pi为某个象限内圆心到终点的最短步行道路径;
步骤1.2.3:计算周边建筑密度:
BD=BA/A
其中,BD为建筑密度单位为%;BA为建筑基地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A为区域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
(2)轨道站点周边现场调查,确定轨道站点周边慢行交通设施、慢行交通接驳水平、公共交通接驳相关现状情况,其中轨道站点周边现场调查,包括站点周边环境设施调查、自行车停车设施供需比调查、慢行道路宽度调查、公共交通接驳距离调查和交叉口过街时间调查相关内容,为评价指标的计算打下基础;
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调查区域内慢行道路宽度,包括非机动车道宽度bwi单位为米和人行道宽度pwi单位为米,计算调查区域内慢行道路平均宽度:
其中,BW为区域内非机动车道平均宽度单位为米;PW为区域内非机动车道平均宽度单位为米;
步骤2.2:调查站点150m范围区域内设施状况,包括无障碍设施、照明设施、引导设施、隔离设施和景观环境,调查无障碍设施、照明设施、引导设施是否设置,设置合理与否以及运行状况如何,对于设置合理科学,并处于良好运行中的设施记为1,否则记为0;对于隔离设施,设置物理机非隔离,调查区域内不存在机非混行、人非混行的记为1,否则记为0;对于景观环境,范围区域内慢行道路有树荫遮蔽,周围绿化较好或有特色植物雕塑或景观小品的记为1,否则记为0;
步骤2.3:调查从站点出入口i步行至周边最近公共交通站点距离为di单位为米,计算公共交通接驳距离d单位为米:
步骤2.4:调查站点出入口i周边最近交叉口最大步行过街时间ti单位为秒,最大步行过街时间为最大红灯等待时间与正常成年男性步行过街时间之和,计算交叉口最大步行过街时间:
步骤2.5:调查站点周边停车设施供需比α单位为%,对于施画停车位的停车场,停车设施供需比为早高峰时间非机动车停车数与停车位总数之比;对于没有施画停车位的停车场,停车供需比为早高峰时间非机动车停车面积与停车场面积之比,停车供需比可以大于1,即停车场已经饱和,存在非机动车在停车场外随意停放的情况;
(3)计算评价指标并进行标准化,得到各评价指标指数值,其中评价指标计算及标准化,包括根据计算公式和调查数据确定各指标计算值,参考国内外相关规范标准,结合部分城市慢行交通规划实践,分析各个指标的评价基准,对各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使各类型的评价指标计算值转化为统一的评价指数形式;
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慢行交通道路水平指标计算:
步骤3.1.1:慢行道路密度指标y1计算:
y1=0.3D1+0.7D2
其中,y1是慢行道路密度指标;D1是非机动车道密度指数;D2是人行道密度指数,对照指数分级表将计算值转换为指数值;
步骤3.1.2:慢行道路绕行系数指标y2计算:
y2=0.2RD1+0.8RD2
其中,y2是慢行道路绕行系数指标;RD1是非机动车绕行系数指数;RD2是步行绕行系数指数,对照指数分级表将计算值转换为指数值:
步骤3.1.3:慢行道路宽度指标y3计算:
y3=0.5BW+0.5PW
其中,y3是慢行道路绕行系数指标;BW是非机动车道平均宽度指数;PW是人行道平均宽度指数;
步骤3.2:慢行交通接驳水平指标计算:
步骤3.2.1:公共交通接驳距离指标y4计算,对照公共交通接驳距离指数分级表将计算值转换为指数值;
步骤3.2.2:交叉口步行过街时间y5计算,对照交叉口步行过街时间指数分级表将计算值转换为指数值;
步骤3.3:慢行交通设施环境水平指标计算:
步骤3.3.1:慢行交通景观设施指标y6计算,慢行交通景观设施指标分为无障碍设施指标,照明设施指标,引导设施指标,机非隔离设施指标以及景观环境指标,对于调查中记为1的指标,指标指数为20,即慢行交通景观设施指标指数由各指数相加,最大为100,最小为0;
步骤3.3.2:周边建筑密度指标y7计算,对照周边建筑密度指数分级表将计算值转换为指数值;
步骤3.3.3:自行车停车设施供需比指标y8计算,对照自行车停车设施供需比指数分级表将计算值转换为指数值;
(4)慢行交通系统接驳综合评价,其中慢行交通系统接驳水平综合评价,通过建立层次结构分析模型,构造成对比较矩阵,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计算得出综合评价值从而判断该站点周边慢行交通系统接驳水平并提出改善建议:
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构建关于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比矩阵A,如下:
其中,矩阵元素bij表示评价指标bi相对于评价指标bj的重要程度,其具体取值通过评价指标权重比矩阵元素取值表选取;
步骤4.2:计算各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利用构建的权重比矩阵计算其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w=(w1,w2...wn),w即为相应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
步骤4.3:评价慢行交通系统接驳综合值K计算:
其中,K是各评价指标的综合计算值;yi是第i个评价指标经过标准化的指数值;wi是第i个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值;
步骤4.4:慢行交通系统接驳水平综合评价:
根据得到的评价指标的综合值,对照指标的评价标准表,对轨道交通站点慢行交通系统接驳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改善建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404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