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03265.0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8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肖薛钉;吴康松;陈晓堃;罗权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正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5/44 | 分类号: | C10L5/44;C10L9/1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4 | 代理人: | 危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致密 成型 燃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至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份:生物质秸秆100重量份、木屑粉料45‑65重量份、硬壳填料25‑35重量份、成型淀粉18‑30重量份、有机溶胶15‑25重量份、助燃剂12‑18重量份和燃值添加剂6‑12重量份。本发明通过创新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原料配方,创新组合不同种类生物质秸秆、创新搭配填充骨料、创新引入助燃成分、并创新采用胶混热压方式进行致密压缩,使得所制得的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具有远高于传统生物质燃料的致密性,密度最大可超过2g/cm3,具有超过6000Kcal/kg的最大热值,燃烧率和热效率都能够达到90%以上,排相对于传统生物质燃料更具竞争力,同时有效控制了灰分,满足环保要求,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燃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质燃料是以秸秆等生物质废弃料作为主要原料的一种新型燃料,目前在国内具有较大的应用市场空间,因为我国的生物质原料分布广阔、来源丰富,但是目前在国内生物质燃料并没有被大规模使用,主要原因包括:燃值低、燃烧效率低、制作成本大、体积大导致搬运不便等等,如何通过创新配方与制备过程来提高生物质燃料的热值、燃烧效率等是促进其广泛应用的关键。现有技术中的生物质燃料多以秸秆等的普通发酵、压缩来制备,并没有从本质上提高燃烧效率和热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新的提出一种全新的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创新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的原料配方,尤其是创新组合了不同种类的生物质秸秆、创新搭配了填充骨料、创新引入了助燃成分、并创新采用胶混热压方式进行致密压缩,使得所制得的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具有远高于传统生物质燃料的致密性,密度最大可超过2g/cm3,具有超过6000Kcal/kg的最大热值,燃烧率和热效率都能够达到90%以上,排相对于传统生物质燃料更具竞争力,同时有效控制了水分、灰分,能够很好的满足环保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份:
进一步的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其中所述的生物质秸秆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份混合制得:
且所述生物质秸秆的平均粒径在5mm以下,水份质量含量在12%以内。
进一步的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其中所述的木屑粉料由锯末粉料和刨花料按照质量比10:4-6混合制得,水份质量含量在5%以内,其中锯末粉料的平均粒径在1mm以内,刨花料的最大长度不超过3mm。
进一步的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其中所述硬壳填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份混合制得:
棕榈壳 10-15重量份;
核桃壳 6-9重量份;
花生壳 8-12重量份;
其中棕榈壳的平均粒径在10-15mm,核桃壳的平均粒径在5-8mm,花生壳的平均粒径在8-12mm。
进一步的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其中所述成型淀粉由高粱粉和小麦粉按照10:5-8的混合制得,且成型淀粉的粒径在80微米以下,水份质量含量在18-25%之间。
进一步的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其中所述有机溶胶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份混合制得:
聚氨酯胶 10重量份;
液蜡 6-8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正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龙正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32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废菌棒燃料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