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紧固件防松装置、盘式防松装置、紧固装置和车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02705.0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2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孙愉后;孙长春;孙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晋江市励精汽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9/10 | 分类号: | F16B39/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启程 |
地址: | 36227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定件 紧固件 紧固件防松装置 锁定 支撑件 防松装置 紧固装置 外周表面 枢转部 止动件 盘式 枢轴 轴向 转动 车轮 结合状态 可枢转地 锁紧 松动 环绕 | ||
本公开提供一种紧固件防松装置、盘式防松装置、紧固装置和车轮。紧固件防松装置,包括:一个或两个锁定件,每个所述锁定件包括枢转部和锁定端,所述锁定端形成多个锁定齿,所述锁定齿适用于与紧固件的轴向的外周表面结合,以防止所述紧固件转动;一对支撑件,所述锁定件的枢转部通过枢轴可枢转地安装在该对支撑件之间,使得所述锁定件的锁定端可环绕所述枢轴相对于所述支撑件转动;以及止动件,所述止动件被构造成连接所述锁定件和所述支撑件,以保持所述锁定件的锁定齿与紧固件的轴向的外周表面的结合状态。在紧固件防松装置锁紧紧固件的状态下,可以防止紧固件产生松动。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紧固件防松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实现对紧固件更稳定可靠的定位和保护的紧固件防松装置、包括这种紧固件防松装置的盘式防松装置、紧固装置、以及车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机械连接的常规紧固件的防松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通过增加摩擦力来达到短期防松效果,例如:弹簧垫圈、外齿面锁紧垫圈等,在一定的时间后,该种防松方式会因振动等原因而降低防松效果;二、通过螺纹变形或机械方式等方式达到防松效果,但这种方式稳定性不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而汽车领域中的重型卡车轮毂的钢圈安装部分采用以下方式来连接锁紧:通过常见的螺母与螺栓连接来锁紧轮胎钢圈,钢圈上的孔径正常大于螺栓的外径,装配后有间隙,在理论上螺栓与钢圈孔径是平行的。但该种连接方式因钢圈表面不平整,螺母在锁紧后会使螺栓与钢圈孔径变得不平行。轮胎钢圈在长期运转中,螺栓与钢圈孔径产生振动摩擦,长期使用易损伤螺栓及钢圈的孔径,螺栓的损伤存在安全隐患,使用寿命减短。
发明内容
本公开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紧固件防松装置、盘式防松装置、紧固装置、以及车轮,可以实现对紧固件的更稳定的定位。
根据本公开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紧固件防松装置,包括:一个或两个锁定件,每个所述锁定件包括枢转部和锁定端,所述锁定端形成多个锁定齿,所述锁定齿适用于与紧固件的轴向的外周表面结合,以防止所述紧固件转动;一对支撑件,所述锁定件的枢转部通过枢轴可枢转地安装在该对支撑件之间,使得所述锁定件的锁定端可环绕所述枢轴相对于所述支撑件转动;以及止动件,所述止动件被构造成连接所述锁定件和所述支撑件,以保持所述锁定件的锁定齿与紧固件的轴向的外周表面的结合状态。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的紧固件防松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件底部的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紧固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被紧固件结合。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的紧固件防松装置,其中,在所述基板背离所述被紧固件的表面上环绕所述第一通孔设有齿部,所述齿部与所述紧固件的径向表面抵接。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的紧固件防松装置,其中,所述锁定件上与所述止动件连接的部分位于所述锁定端和所述枢转部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的紧固件防松装置,所述锁定件的与所述止动件连接的部分位于所述锁定件的与所述锁定端相对的端部,所述枢转部在所述锁定件上位于所述锁定端和所述锁定件的与所述止动件连接的部分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的紧固件防松装置,两个所述锁定件相互背离地局部夹设在成对的所述支撑件之间,夹设在成对的所述支撑件之间的两个所述锁定件的相邻的端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锁定件的锁定端伸至成对的所述支撑件之外。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的紧固件防松装置,其中,所述枢转部设有第二通孔,成对的所述支撑件分别设有第三通孔,所述枢轴通过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枢转部并且从所述枢转部伸出与所述第三通孔配合。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的紧固件防松装置,其中,所述止动件包括:柱状体,所述柱状体穿过成对的所述支撑件中的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锁定件中。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的紧固件防松装置,其中,所述柱状体螺纹结合到所述支撑件中的一个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晋江市励精汽配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晋江市励精汽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27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