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聚体Vc1.1-dimer,RgIA-dimer和PeIA-dimer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02581.6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5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于日磊;梁家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435 | 分类号: | C07K14/435;A61P29/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聚体 芋螺毒素 多肽 乙酰胆碱受体 叠氮官能团 炔基官能团 多肽药物 类化合物 野生型 修饰 合成 疼痛 肿瘤 引入 治疗 开发 | ||
本发明公开了二聚体Vc1.1‑dimer,RgIA‑dimer和PeIA‑dimer,二聚体α‑芋螺毒素Vc1.1,RgIA和PeIA为多肽类化合物,通过设计一个含有两个炔基官能团的linker,并对野生型的多肽进行修饰,引入叠氮官能团,继而通过click反应从而合成Vc1.1‑dimer,RgIA‑dimer和PeIA‑dimer。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二聚体的方式提高α‑芋螺毒素对α9α10乙酰胆碱受体的活性与选择性,以便开发出新的用于治疗疼痛与肿瘤的多肽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二聚体Vc1.1-dimer,RgIA-dimer和PeIA-dimer。
背景技术
α9α10乙酰胆碱受体(nAChR)为近年来新发现的乙酰胆碱受体亚型之一,是治疗慢性疼痛的靶标,对外伤和化疗引起的疼痛具有明显作用,另外α9α10在肿瘤细胞中被过量表达,因此可作为抗肿瘤靶标。而芋螺毒素(Conotoxin,CTX)是由生活在热带海洋中的肉食性软体动物芋螺(Conus)分泌出来的,用于麻醉猎物的小肽类毒素,为一些由10-40个氨基酸组成的,富含二硫键的短肽。其中的α-CTX(Vc1.1,RgIA和PeIA等),能专一性地作用于神经末端的乙酰胆碱受体,起阻断作用,因此,有望开发成为用于治疗神经痛的镇痛药。但是由于人体和老鼠体内α9α10 nAChR的差异性,这些毒素在人体α9α10 nAChR上的活性明显下降,不足以成药。其中Vc1.1本已进入二期临床,结果在人体α9α10 nAChR上活性下降了100倍(相比于老鼠α9α10 nAChR)。因此急需寻找新的方法对α-CTX进行修饰和改造,提高其对人体α9α10乙酰胆碱受体的活性与选择性,从而开发出新的用于治疗神经痛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二聚体Vc1.1-dimer,RgIA-dimer和PeIA-dimer,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二聚体的方式提高α-芋螺毒素对α9α10乙酰胆碱受体的活性与选择性,以便开发出新的用于治疗疼痛或肿瘤的多肽药物。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二聚体α-芋螺毒素Vc1.1,RgIA和PeIA为多肽类化合物,通过设计一个含有两个炔基官能团的linker,并对野生型的多肽进行修饰,引入叠氮官能团,继而通过click反应从而合成Vc1.1-dimer,RgIA-dimer和PeIA-dimer。
进一步,所述Vc1.1-dimer结构式:
所述RgIA-dimer结构式:
所述PeIA-dimer结构式:
附图说明
图1是Vc1.1-dimer分子结构式;
图2是RgIA-dimer分子结构式;
图3是PeIA-dimer分子结构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二聚体α-芋螺毒素Vc1.1,RgIA和PeIA为多肽类化合物,通过设计一个含有两个炔基官能团的linker,并对野生型的多肽进行修饰,引入叠氮官能团,继而通过click反应从而合成Vc1.1-dimer,RgIA-dimer和PeIA-dimer。
其结构如附图1-3所示(其氨基酸结构均用氨基酸的简写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25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