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门以及智能门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01894.X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9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成;曹新明;夏琦舲;周叶玲;袁萌;许宏伟;陈小燕;曹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五建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72 | 分类号: | E05F15/72;E05F15/622;E05B49/00;E06B5/10;E06B7/28;G08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以及 门禁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门,属于门禁系统领域,旨在提供一种自动打开门的智能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门体和用于安装门体的门框,所述门体一侧与门框铰接,门体与门框之间安装有闭门器,所述门体与门框之间还设有用于驱动门体打开的开门机构,所述门框顶边和底边均设有门槽,所述开门机构包括设置在门框顶边和底边门槽内的顶门组件和动力组件,所述顶门组件与门体顶触,所述动力组件用于驱动顶门组件在门槽内往复移动。通过顶门组件和动力组件的设置,能够自动打开门,方便了人们的使用,特别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实用性更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门禁系统,属于门禁系统的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自动打开门的智能门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禁系统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门以及智能门禁系统。
背景技术
门禁系统是在智能建筑领域,意为Access Control System,简称ACS。指“门”的禁止权限,是对“门的戒备防范。这里的“门”,广义来说,包括能够通行的各种通道,包括人通行的门,车辆通行的门等。因此,门禁就包括了车辆门禁。在车场管理应用中,车辆门禁是车辆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不以收取停车费为目的,主要是管理车辆进出权限。
出入口门禁安全管理系统是新型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它集微机自动识别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为一体,它涉及电子,机械,光学,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等诸多新技术。它是解决重要部门出入口实现安全防范管理的有效措施。适用各种机要部门,如银行、宾馆、车场管理、机房、军械库、机要室、办公间,智能化小区,工厂等。
门禁系统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门道及钥匙管理,它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出入管理系统。它在工作环境安全、人事考勤管理等行政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
目前,门禁系统的门虽然可以实现自动开锁等功能,但是无法实现自动开门的功能,特别是在一些紧急情况和对于一些身体不便的人,开门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门,具有自动打开门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智能门,包括门体和用于安装门体的门框,所述门体一侧与门框铰接,门体与门框之间安装有闭门器,所述门体与门框之间还设有用于驱动门体打开的开门机构,所述门框顶边和底边均设有门槽,所述开门机构包括设置在门框顶边和底边门槽内的顶门组件和动力组件,所述顶门组件与门体顶触,所述动力组件用于驱动顶门组件在门槽内往复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门组件顶触门体,动力组件驱动顶门组件在门槽内沿门外侧向门内侧滑移,这样就使得顶门组件可逐渐顶开门体。发生火灾时,智能门禁系统驱动开门机构自动打开门体,这样逃生人员便可迅速逃离。
进一步的,所述顶门组件包括底座,动力组件驱动底座在门槽内往复滑移,所述底座上设有两根位于同一直线上的连杆,两根连杆相向的一端铰接,底座上还设有用于驱动两根连杆背向铰接点一端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驱动组件,两根连杆的铰接点朝向门体方向运动顶触门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开门时,驱动组件驱动两根连杆背向铰接点相互靠近使得铰接点凸起从而顶触门体,同时两根连杆构成三角形结构也更加稳定,这样就可以顶开门体。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与门槽方向一致的滑槽,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两根连杆背向铰接点一端的螺母座,两个螺母座均位于滑槽内,螺母座两侧壁与滑槽内壁贴合,两个螺母座之间设有双向螺纹杆,螺纹杆上设有两端相反的螺纹,两个螺母座分别位于不同的螺纹上,双向螺纹杆一端设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驱动双向螺纹杆转动,双向螺纹杆转动带动两个螺母座相互靠近或者远离,这样便可实现将两根连杆的铰接点顶起,从而可以将门体推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五建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五建智能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18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