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泡姜加工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00609.2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0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令狐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桐梓县康利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9/20 | 分类号: | A23L19/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5632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姜 输出轴 电机 加工设备 漏料口 密封盖 挡块 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转动密封连接 偏心 开口密封 人工的 上表面 摆动 铰接 通孔 开口 贯穿 | ||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泡姜加工设备,包括电机、密封盖、第一泡姜桶和位于第一泡姜桶内的第二泡姜桶,第一泡姜桶的上方开有第一开口,密封盖用于将第一开口密封,第二泡姜桶上设有第一通孔;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第一泡姜桶和第二泡姜桶,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泡姜桶转动密封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泡姜桶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位于第二泡姜桶偏心的位置,第二泡姜桶上开有漏料口,第二泡姜桶上铰接有第一挡块,第一挡块仅能向第二泡姜桶的外侧摆动,漏料口与电机的输出轴之间的距离大于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泡姜桶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具有上述结构的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的方式取泡姜带来的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泡姜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生姜是一种含有辛辣味比较重的食品,生姜能够起到开胃健脾、促进食欲、杀菌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生姜通常作为调味料可以炒熟后食用,由于生姜季节的特殊性,生姜大批量上市时,鲜姜难以保存。若鲜姜食用不及时,天热容易造成干硬萎缩,生姜的营养成分流失严重,天冷又容易冻坏腐烂,变质的烂姜有毒,不能食用。因此,将生姜作为一种泡菜原料是一种常用的保存生姜的方法,且泡姜辛辣味降低,口感鲜美,深受人们喜爱。
工厂在大量制作泡姜时,通常是在泡姜桶内进行泡制。姜泡好后,通常都是工人将生姜取出。由于泡姜的浸泡液含有大量的盐、辣椒等调料,工人的皮肤接触到浸泡液会造成皮肤不适。同时,若工人的手上含有油渍或其他物质,在取泡姜时,油渍等物质会残留在浸泡液中,影响浸泡液的品质。此外,采用人工的方式取泡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泡姜加工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的方式取泡姜带来的效率低以及影响浸泡液品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泡姜加工设备,包括电机,还包括密封盖、第一泡姜桶和位于第一泡姜桶内的第二泡姜桶,第二泡姜桶能够在第一泡姜桶内转动,第一泡姜桶的上方开有能通过第二泡姜桶的第一开口,密封盖用于盖合在第一泡姜桶的上表面且将第一开口密封,第二泡姜桶上设有若干的第一通孔;电机的输出轴水平贯穿第一泡姜桶和第二泡姜桶,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泡姜桶转动密封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泡姜桶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位于第二泡姜桶偏心的位置且靠近第一开口,第二泡姜桶的侧壁上开有漏料口,第二泡姜桶上铰接有用于封堵漏料口的第一挡块,第一挡块仅能向第二泡姜桶的外侧摆动,漏料口与电机的输出轴之间的距离大于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泡姜桶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第一挡块与第一泡姜桶的内壁接触。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第二泡姜桶内装有泡姜,第一泡姜桶内装有浸泡液。由于第一挡块与第一泡姜桶的内壁接触,第一泡姜桶的内壁对第一挡块进行限制,使其不能向第二泡姜桶的外侧摆,此时第一挡块将漏料口封堵住。密封盖盖合在第一泡姜桶的上表面,构成密闭的泡姜环境。当泡姜泡制完成后,打开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二泡姜桶转动,当第二泡姜桶远离第一开口的一侧翻转到第一开口上方时,关闭电机。由于电机的输出轴位于第二浸泡桶偏心的位置,因此第二浸泡桶在翻转的过程中会将密封盖向上顶起。第一挡块翻转到第一泡姜桶的上方,第一泡姜桶对第一挡块的限制作用消失,第一挡块会向第二泡姜桶的外侧摆动,漏料口即被打开,此时就可以取出第二泡姜桶内的泡姜。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①第二泡姜桶对姜的位置进行限制,使泡姜始终处于浸泡液中,使浸泡更加均匀。②第一挡块的设置,实现漏料口的自动打开,无需人工进行操作。③由于第二漏料桶上开有第一通孔,因此第二漏料桶旋转到第一漏料桶上方时,浸泡液会回流到第一浸泡桶内,方便泡姜的拿取。同时浸泡液也不会从漏料口流出,造成浸泡液的浪费。④漏料口翻转后位于第一泡姜桶的上方,不仅方便泡姜的拿取,也方便向第二漏料桶中加入待泡制的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桐梓县康利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桐梓县康利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06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游离淀粉率的马铃薯生全粉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西瓜果酱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