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纺织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400593.5 | 申请日: | 2018-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7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 发明(设计)人: | 汪正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正娟 |
| 主分类号: | F16M7/00 | 分类号: | F16M7/00;F16M3/00;F16F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盘 纺织机 减震 减震效果 支撑腿 挠性支撑 上立柱 下立柱 纺织技术领域 机械震动 减震性能 均匀排布 使用寿命 有效缓解 下表面 竖向 下端 开口 | ||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缓解机械震动的减震效果好的纺织机。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纺织机,包括纺织机主体和多根设置在主体底面的竖向的减震支撑腿;所述减震支撑腿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立柱、挠性支撑部和下立柱,所述上立柱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盘;所述挠性支撑部由第二连接盘和多个C形件构成,所述第二连接盘位于第一连接盘的下方,所述C形件位于第二连接盘与第一连接盘之间;所述C形件绕第二连接盘的中心呈环形均匀排布,且C形件的开口朝内;所述第二连接盘的下表面与下立柱连接。本发明能够极大的提高减震支撑腿的减震性能,且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纺织机。
背景技术
纺织机,又叫纺机、织机、棉纺机等,古代的纺织机是依靠人力带动的织布机,纺织机就是把线、丝、麻等原材料加工成丝线后织成布料的工具的总称。由于纺织机采用的是大动力高速间歇往复运动,往复运动通常是依靠往复机构带动,而往复机构在运动时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从而造成一定的震动和噪声,影响纺织机工况的稳定性,同时震动会对地面造成一定的冲击。目前,现有的纺织机中也出现了较多了结构来进行减震降噪,但还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1、现有的纺织机一般采用在支撑腿上简单的加装一根弹簧或者是在支撑腿的底部设置一个橡胶垫来进行减震。但这种方式过于简单,减震的效果差,容易损坏。
2、现有的纺织机的支撑腿和主体采用一体设置,在进行运输时,必须采用一体运输,这就增大了运输的难度和成本。
3、现有的纺织机为了便于移动和安装,一般是在支撑腿的底部设置一个带刹车的滚轮,但由于纺织机在安装完成后,不轻易移动。采用这种方式纺织机的重量均施加在带刹车的滚轮上,长期使用后,容易造成滚轮损坏,影响后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缓解机械震动的减震效果好的纺织机。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纺织机,包括纺织机主体和多根设置在主体底面的竖向的减震支撑腿;
所述减震支撑腿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立柱、挠性支撑部和下立柱,所述上立柱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盘;所述挠性支撑部由第二连接盘和多个C形件构成,所述第二连接盘位于第一连接盘的下方,所述C形件位于第二连接盘与第一连接盘之间;所述C形件绕第二连接盘的中心呈环形均匀排布,且C形件的开口朝内,所述C形件的顶部与第一连接盘连接、底部与第二连接盘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盘的下表面与下立柱连接。
优选的,所述C形件的顶部设置有竖向的螺杆,所述第一连接盘上对应C形件的位置设置有多个与螺杆相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螺杆对应穿设在第一通孔内,且每一根螺杆上均适配有两个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连接盘夹设在两个第一螺母之间。
优选的,所述下立柱呈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空心圆柱形,下立柱上端的周面上设置有一圈环形的连接边;下立柱的开口处设置有与连接边相适配的第三连接盘,所述第三连接盘与连接边之间构成法兰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盘与第二连接盘之间设置有多个竖向的第一螺旋弹簧,所述第一螺旋弹簧沿着第二连接盘和第三连接盘靠近边沿的位置呈环形均匀分布,第一螺旋弹簧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第二连接盘和第三连接盘固接;所述第二连接盘底面的中心设置有竖杆,所述第三连接盘的中心设置有鱼眼轴承;所述竖杆与鱼眼轴承的内圈相配合,竖杆穿过鱼眼轴承的内圈并伸入下立柱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旋弹簧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垫板,并通过垫板与第二连接盘和第三连接盘固接。
优选的,所述竖杆的下端延伸至下立柱的下部并通过第二螺旋弹簧与下立柱的底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立柱的上部内还设置有一张弹性隔膜,所述弹性隔膜将下立柱内部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弹性隔膜下方的竖杆周面上设置有四张沿竖杆径向延伸的蹼板;所述下腔室内注满阻尼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正娟,未经汪正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05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复位浮动装置及设备
- 下一篇:机械式缓冲支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