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窝状液态发酵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98571.X | 申请日: | 2018-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1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 发明(设计)人: | 傅润泽;余晓红;彭英云;陈洪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38;C12M1/3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 地址: | 22405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罐 发酵 液态发酵 加热 供料组件 控制系统 蜂窝状 中心孔 料液 体内 大型发酵罐 发酵罐罐体 加热传感器 发酵工艺 发酵罐体 发酵设备 六棱柱状 随意组合 出料口 发酵腔 加热管 进料口 六棱柱 控温 菌种 拼接 分区 | ||
1.一种蜂窝状液态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组件、供料组件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组件由单个或多个发酵罐连接而成,所述发酵罐呈六棱柱状,发酵罐底部一侧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内置进料管,顶部一侧设有出料口;发酵罐绕轴心设有中心孔,用于安装加热管,加热管用于发酵罐内料液的加热,发酵罐罐体与中心孔形成发酵腔;发酵罐罐体内设有加热传感器,用于测定罐体内料液的温度;
所述供料组件根据控制系统的命令,提供发酵组件所需的原料和菌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状液态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组件包括配料及菌种添加管、供水管道、混合器和缓冲池;所述配料及菌种添加管后接混合器,混合器后接缓冲池,缓冲池通过管道与发酵组件连接;供水管道与配料及菌种添加管并联在混合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状液态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酵罐通过串联或者并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蜂窝状液态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发酵罐均设有控制器,用于控制单个发酵罐的温度和流程监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蜂窝状液态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一侧设有观察窗,用于发酵状态监控和维修,发酵罐顶部设有出气口。
6.权利要求2所述的蜂窝状液态发酵装置的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产量和发酵工艺连接发酵罐;
步骤2,启动供料组件,料液从底部进料口进入发酵罐内,加热传感器检测料液温度传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对比采集到的温度和设定温度,如果采集到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则启动加热管;
步骤3,发酵完成后,料液从出料口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发酵工艺包括连续发酵模式和分批发酵模式两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发酵模式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打开供水管道,出料口;
(2)调整水、配料以及菌种的进料速度,在混合器混合后进入缓冲池,并由料液泵注入到最底部发酵罐;
(3)料液依次进入各个发酵罐;
(4)打开温度控制系统,调整料液温度后进行发酵,发酵完成后发酵液在出料口连续流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批发酵模式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打开供水管道,关闭出料口;
(2)水由底部发酵罐依次进入各个发酵罐,当水沿管路进入缓冲池后,关闭供水管道,打开料液泵,完成水在整个发酵系统的循环;
(3)水循环稳定后,开始添加配料,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调整配料添加速率,最终形成充满整个系统的混合液;
(4)混合液循环稳定后,开始发酵菌种的接种,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调整菌种添加速率,最终形成充满整个系统的料液;
(5)打开温度控制系统,调整料液温度后进行发酵;
(6)发酵结束后,打开底部进料口,发酵液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857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