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终端安全检测与监测体系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98304.2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3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郑松森;陈玲;黄照熙;陈武平;康志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邮科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30 | 分类号: | H04W12/30;H04W12/121;H04W12/122;H04W48/1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丘鸿超 |
地址: | 350007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安全 检测 监测 体系化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终端安全检测与监测体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定义安全事件检测项;步骤S2:建立终端设备基线库,包括:端口基线和进程基线;步骤S3:建立安全事件处置预案库;步骤S4:执行入网时检测,生成检测报告;步骤S5:在终端设备运行的过程中进行监测,将采集的数据与基线比对,以确认是否产生安全事件预警,如产生安全事件预警,则根据安全事件的类型从安全事件处置预案库中匹配处置手段,并执行。本发明可实现监测终端设备的安全状态;实现安全事件的预警、安全事件处置方案;从时效性方面看相比事后处理更及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安全检测与监测体系化方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涌现了适用于各种类型应用场景终端设备,同时这种小型终端设备大量且迅速占领用户家庭,提供的功能层出不穷、日新月异为用户的生活增添了乐趣。
但往往事物有好的一面同时存放危险的一面,为了更好的为用户服务所有家庭终端设备都有一个共同的环境要求,即必须连接因特网网络,例如家庭智能网关、AP、高清智能机顶盒、网络摄像头等,“物物互联”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不可避免会遭受到网络DDOS攻击、后台漏洞入侵、信息数据劫持为代表的网络安全威胁,而设备生产厂家更注重功能的创意创新度,常常忽视了网络与信息的安全,会造成用户不可计量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性地提出一个套体系化的终端安全检测与监测机制,从终端入网直至终端运行时完整生命周期的安全管控机制,由于当前用户家庭终端安全处于实际上的盲区,安全事件的发现总是来自用户的申告才能被发现,大量的事实表明安全事件对时效性有较强的要求,而实际可采取的防御手段常常较为滞后(发布安全补丁升级),容易造成用户的遭受到网络安全的侵害,因此实时的网络安全防御与监控是不得不面对,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本发明实现了对终端设备的入网检测与定期监测,促使将终端设备运行状况白盒化,通过监控终端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可以采用大数据分析算法分析,通过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异动事件,安全事件在得到确认后立即采取事件处置,实现在安全事件有一定的苗头趋势时进行抑制,从而避免事件进一步造成损失。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的问题,本发明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终端安全检测与监测体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定义安全事件检测项;
步骤S2:建立终端设备基线库,包括:端口基线和进程基线;
步骤S3:建立安全事件处置预案库;
步骤S4:执行入网时检测,生成检测报告;
步骤S5:在终端设备运行的过程中进行监测,将采集的数据与基线比对,以确认是否产生安全事件预警,如产生安全事件预警,则根据安全事件的类型从安全事件处置预案库中匹配处置手段,并执行。
优选地,在步骤S1中,定义的安全事件检测项包括:SSH服务状态检测、TELNET服务状态检测和端口检测。
优选地,在步骤S2中,建立终端设备基线库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确立终端设备分类最小维度:按照设备类型、终端厂家、终端型号进行分类后,再以终端设备的软件版本为最小分类维度对终端设备进行分类;
步骤S22:确立基线分类:基线的建立依据对终端设备安全要求为出发点,包括:端口基线和进程基线;
步骤S23:形成设备基线库。
优选地,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启动外部辅助工具模拟网络环境;
步骤S42:主动向终端设备发起检测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邮科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邮科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83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