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画素结构及其显示面板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98303.8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0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何怀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亓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水田村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及其 显示 面板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画素结构及其显示面板,所述画素结构,包括:多个阵列配置画素单元,耦接对应的扫描线和数据线,包括:第一画素单元,具有至少一第一画素电路;第二画素单元,具有至少一第二画素电路;第一共享开关,所述第一共享开关的第一端耦接公共电极;以及第二共享开关,所述第二共享开关的第一端耦接公共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画素单元与所述第二画素单元耦接间隔配置的相异扫描线,且所述第一共享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画素电路耦接相同扫描线,所述第二共享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画素电路耦接相同扫描线,所述第一画素单元与所述第二画素单元连接于同一数据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画素结构及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近来已被广泛的运用,随着驱动技术的改良,使其具有低的消耗电功率、薄型量轻、低电压驱动等优点,目前已经广泛的应用在摄录放影机、笔记本电脑、桌上型显示器及各种投影设备上。
而液晶显示面板中通常具有栅极驱动电路、源极驱动电路和画素阵列。画素阵列中具有多个画素电路,每一个画素电路依据栅极驱动电路提供的扫描讯号开启和关闭,并依据源极驱动电路提供的数据讯号,显示数据画面。
液晶显示设备包括液晶面板以及驱动电路,于该液晶面板中多个画素排列成矩阵的形式,该驱动电路包含用来驱动该液晶面板的闸线的闸驱动器以及用来驱动该液晶面板的数据线的数据驱动器。为了降低液晶显示设备的成本,已经考虑到通过在维持液晶面板分辨率的同时降低数据线的数量来减少数据驱动器的输出信道数量。
例如,已经提出双倍速率驱动(DRD,Double Rate Driving)型或三倍速率驱动(TRD,Triple Rate Driving)型的液晶显示设备,其中两个或三个水平相邻的子画素连接至单一数据线,且由不同闸线来顺序驱动,因此数据线的数量及数据驱动器的输出信道的数量与现有数据线及输出信道相比可减少到一半或三分之一。
而DRD设计可以使数据线的数量减半,减少驱动数据线的芯片的数量,减少印刷电路板板的用量,节省成本。但DRD设计有一天生的缺陷:垂直亮暗线。因此本申请一种新的驱动方式,来消除垂直亮暗线。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画素结构,包括:多个阵列配置画素单元,耦接对应的扫描线和数据线,包括:第一画素单元,具有至少一第一画素电路;第二画素单元,具有至少一第二画素电路;第一共享开关,所述第一共享开关的第一端耦接公共电极;以及第二共享开关,所述第二共享开关的第一端耦接公共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画素单元与所述第二画素单元耦接间隔配置的相异扫描线,且所述第一共享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画素电路耦接相同扫描线,所述第二共享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画素电路耦接相同扫描线,所述第一画素单元与所述第二画素单元连接于同一数据线;其中所述第一画素单元及所述第二画素单元可为同时充放电或只在其中之一进行充放电。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为一种画素结构,包括:第一画素单元,具有至少一第一画素电路;第二画素单元,具有至少一第二画素电路;第一共享开关,所述第一共享开关的第一端耦接公共电极;以及第二共享开关,所述第二共享开关的第一端耦接公共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画素单元与所述第二画素单元耦接间隔配置的相异扫描线,且所述第一共享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画素电路耦接相同扫描线,所述第二共享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画素电路耦接相同扫描线,所述第一画素单元与所述第二画素单元连接于同一数据线;其中所述第一画素单元与所述第二画素单元为阵列式排列;所述第一画素单元与所述第二画素单元为矩形形状;所述第一画素单元及所述第二画素单元可为同时充放电或只在其中之一进行充放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83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