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光谱监测系统SAS的水色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97447.1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4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胡佳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47 | 分类号: | G01N21/47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光谱 监测 系统 sas 水色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光谱监测系统SAS的水色监测装置,包括第一辐亮度传感器,第二辐亮度传感器,辐照度传感器,GPS传感器,信号转换器,显示终端,GPS接收机,第一辐亮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水面上行辐亮度Lt;第二辐亮度传感器,用于测量下行天空光辐亮度Li;辐照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向下辐照度Es;GPS接收机,用于接收GPS传感器传输的信号;信号转换器,用于对测得的数据进行数据转换,PC端,用于对信号转换器转换的数据通过规范公式进行计算分析海域内水色情况,并显示与存储结果。本发明利用光谱观测系统SAS遥感技术,实现了航向瞬时变化大、太阳耀斑、船阴影及弱光照等情况下数据的自动识别及异常数据的有效剔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环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谱监测系统SAS的水色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场测量离水辐亮度是海洋水色遥感建模和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的前提,走航观测可以满足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对大样本量的需求。离水辐亮度及遥感反射率是水体的主要表观光学量(AOPs),也是海洋水色遥感的基本参数。利用水色遥感获取的离水辐亮度或遥感反射率,可以进一步反演水体表层叶绿素浓度、悬浮物浓度及黄色物质吸收等信息。而现场测量获取的离水辐亮度和遥感反射率数据,是海洋水色遥感建模和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的前提。离水辐亮度和遥感反射率的现场测量,目前国际水色界主要推行水面之上测量法和水下剖面测量法两类方法。水面之上法(或水面法)是通过严格仪器定标,设置合理观测几何和积分时间,直接测量水表面辐亮度信息,具有对设备要求低、现场操作简单等优点,但该方法受海面、大气环境影响大,水下剖面法则是由水下光场测量外推得到水表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光谱观测系统SAS遥感技术,可精确的估算出不同角度下水气界面反射系数,准确的估算需要考虑海面风速和气溶胶等因素的影响,实现航向瞬时变化大、太阳耀斑、船阴影及弱光照等情况下数据的自动识别及异常数据的有效剔除的基于光谱监测系统SAS的水色监测装置。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基于光谱监测系统SAS的水色监测装置,包括第一辐亮度传感器,第二辐亮度传感器,辐照度传感器,GPS传感器,信号转换器,显示终端,GPS接收机,第一辐亮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水面上行辐亮度Lt;第二辐亮度传感器,用于测量下行天空光辐亮度Li;辐照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向下辐照度Es;GPS接收机,用于接收GPS传感器传输的信号;信号转换器,用于对测得的数据进行数据转换,PC端,用于对信号转换器转换的数据通过规范公式进行计算分析海域内水色情况,并显示与存储结果。本装置利用辐亮度传感器与辐照度传感器测量水面上行辐亮度、下行天空光辐亮度和向下辐照度,同时,连接GPS来获取地理位置和船航行速度、方位等辅助信息实现原始数据采集,然后对原始数据依次进行辐射定标、插值和扣除暗电流,得到三者时间匹配的有效观测记录;其次,利用辐射传输模型模拟生成不同角度下的水气界面反射率查找表,并根据GPS数据计算出的角度信息确定每一个记录时刻的水气界面反射系数,在此基础上,依据SAS测量原理,得到全部记录的初始AOPS;最后,对初始AOPS进行质量控制,可精确的估算出不同角度下水气界面反射系数,准确的估算需要考虑海面风速和气溶胶等因素的影响,以自动识别并剔除受太阳耀斑和船舶阴影等影响的记录,实现对水色的监测,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大规模推广。
作为优选,PC端包括数据计算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
作为优选,数据计算模块用于对信号转换器转换的数据进行计算。
作为优选,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数据计算模块计算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归纳。
作为优选,将该装置安装于船体船首上,所述船体上安装有小型吊机,所述船体上设有防腐隔板,所述防腐隔板上设置有控制室,所述控制室周围设有围栏。通过将该装置安装于船体船首上,能够避免船行波、船阴影的影响
作为优选,PC端13还用于计算分析所得结果的显示和或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74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