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氰碱性锌镍合金电镀液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94338.4 | 申请日: | 2018-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7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 发明(设计)人: | 薛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聆轩化工商行 |
| 主分类号: | C25D3/56 | 分类号: | C25D3/5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助之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8 | 代理人: | 王丽影 |
| 地址: | 201500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液 镀层 锌镍合金 制备工艺 光亮剂 延展性 镍合金镀层 均匀光亮 镍补充剂 镍络合剂 氢氧化钠 电镀 扣压 耐蚀性 耐盐雾 镍金属 氧化锌 耐热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氰碱性锌镍合金电镀液,每升电镀液包含以下组分:7‑18g氧化锌,120‑140g氢氧化钠,15‑20mL镍补充剂,100‑140mL镍络合剂,2‑10mL光亮剂M,2‑10mL光亮剂B,余量为水。该发明不仅可以减少镍金属资源,同时还可以保证产品电镀后二次扣压镀层不脱落,且采用本发明电镀液进行镀层后,锌‑镍合金镀层的耐热、耐蚀性较好、耐盐雾在1000小时、镀层均匀光亮、镀层延展性较佳;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无氰碱性锌镍合金电镀液的制备工艺,其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成本低,适于大规模生产运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镀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氰碱性锌镍合金电镀液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锌镍合金镀层是一种新型优良的防护性镀层,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和机械电子产品中。在电气领域零部件表面防腐及防护中,锌镍合金膜层作为最终的防护膜层,要求其具备优良的耐蚀性、耐磨性及硬度等。
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材料表面防腐性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由无氰碱性锌镍合金电镀液电镀形成的镀层中镍的含量较高,一般镀层中镍含量为12-15%。如发明专利(公告号为CN104120465B)公开一种碱性锌镍合金电镀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每升电镀液包含以下组分:氢氧化钠100.0~150.0g,氧化锌10.0~16.0g,硫酸镍6.0~12.0g,四乙烯五胺6.0~15.0ml,络合剂10.0~30.0g,A剂2.5~3.5g,B剂4.0~7.0g,余量为水;其中,A剂由按照质量比为苄叉丙酮:苯甲酸钠:吡啶:肉桂酸=(1.1~1.3):(0.55~0.65):(0.35~0.45):(0.55~0.65);B剂由按照质量比为大茴香醛:酒精:苯甲酸钠:邻氯苯甲醛=(3.4~3.6):(0.75~0.85):(1.1~1.3):(1.1~1.3)的组分组成。尽管该发明中镀层耐蚀性好、钝化性好,但其镍含量较高,对产品的二次扣压成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及其二次扣压成型后,镀层易于脱落。因此,研究一种镀层中镍含量较低的无氰碱性锌镍合金电镀液及其制备工艺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氰碱性锌镍合金电镀液及其制备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镀层中镍含量较高而导致产品二次扣压后镀层脱落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无氰碱性锌镍合金电镀液,其特征在于,每升电镀液包含以下组分:
所述镍补充剂为镍盐溶液,所述镍盐溶液中镍离子浓度为60-100g/L;所述镍络合剂的浓度为10-600g/L;所述光亮剂M的浓度10-50g/L,所述光亮剂B的浓度为100-500g/L。
优选的,所述镍补充剂为硫酸镍或氨基磺酸镍的水溶液。
优选的,所述镍络合剂包含由胺类化合物与环氧氯丙烷的合成产物配置的水溶液、或者聚胺类化合物的水溶液,其中胺类化合物与环氧氯丙烷的摩尔配比为1~3:1。
优选的,所述胺类化合物包括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优选的,所述胺类化合物与环氧氯丙烷的合成产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51)按照配比称取胺类化合物与环氧氯丙烷;
(52)将胺类化合物放入反应容器中,搅拌并对胺类化合物进行加热,使温度升高至50-70℃;
(53)向胺类化合物中滴加环氧氯丙烷,维持反应温度为80-90℃;
(54)对步骤(53)中的反应溶液进行保温,保温温度为100-120℃,保温时间为10-20min,最后冷却至常温,得到胺类化合物与环氧氯丙烷的合成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聆轩化工商行,未经上海聆轩化工商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43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