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压印材料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93941.0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1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邓拔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F7/00 | 分类号: | G03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佛新瑜;韩飞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压印 聚四氟乙烯树脂 耐热性 聚酰亚胺树脂 耐溶剂性 高拉伸 耐磨损 固化 制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压印材料的制造方法,采用在高温下具有耐热性及高拉伸的聚四氟乙烯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制得的纳米压印材料可以在230~280℃的高温下固化,此外,还具有优良的硬度、耐磨损和耐溶剂性等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纳米压印材料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镁铝板外加纳米压印(NIL)存在实施困难点,例如,在高温冲压时,保护膜会因受热而收缩或融化,其次,纳米压印材料仅局限于光固化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解决方是采用丙烯酸系或是聚酯系树脂作为保护膜材(搭载膜11),然后加以施加/涂覆离型剂12、纳米压印层(NIL层)13、油墨层(图案层)14(如果需要金属质感,再涂覆一层金属薄膜沉积层15),最后再覆上一层黏着层16,并将模材放入具有工件的配合设备中,加热抽真空,使黏着层可以与工件(基底17)结合,待脱真空之后,外层的OMR层会自动剥离,并经过紫外线光照射,使材质可以具有各种特征图案等外观。
目前所使用的NIL方案只适合用于在室温或温度不高的情况下的材质加工,但是一旦碰到如镁铝合金的高温加工温度,这些保护膜材就会发生收缩或是熔化等问题。
其次,所使用的NIL材料也会受到高温加工温度影响,所以目前经常使用的热/光纳米压印材料需要进一步的改良,以避免造成后续一系列测试的影响。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人发现,采用在高温下具有耐热性及高拉伸的保护膜材,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树脂或聚酰亚胺(Polyimide)树脂,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并且由此可以采用光/光、光/热与热/热等一体纳米压印材料的应用方式。
[技术方案]
因此,针对纳米压印材料与黏着层材料的受热性可能会受到高温的影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压印材料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以四氟乙烯或聚酰亚胺树脂层为搭载膜,进行纹理压印;
(2)在所述搭载膜上涂覆一层离型剂;
(3)在步骤(2)的离型剂层上涂覆液态的环氧硅氧烷树脂;
(4)通过光辐照将步骤(3)的环氧硅氧烷树脂部分固化;
(5)依照需求决定是否依次赋于不同颜色图案以及沉积层;
(6)在步骤(5)之后,涂布烷氧基硅烷偶合剂,以帮助步骤(5)得到的堆迭材料与加工金属镁铝板材件密合;
(7)使步骤(6)得到的板材接受连续的预热、定型和一次以上的冲压工序;
(8)待步骤(7)得到的工件冷却后,将表面的四氟乙烯或聚酰亚胺树脂层搭载膜撕离;以及
(9)通过加热或光辐照将步骤(8)得到的工件进行第二次固化,从而形成纳米压印层。
在上述步骤(1)中,所述四氟乙烯或聚酰亚胺树脂层可以作为纳米压印的基底保护材料,这两种材料属于耐热特性极佳的保护层。
此外,在上述步骤(2)中,所述离型剂为聚丙烯酸或硅胶类离型剂,以此形成了离型层(release layer)。或者,本发明也可以直接利用所述搭载膜的低表面张力而不额外添加离型层。
在上述步骤(3)中,所述环氧硅氧烷树脂具有至少2个或2个以上的环氧基团,由此可以分别与胺基、酸酐、聚酰胺树脂、三氟化硼-胺复合物、双氰胺以及氰酸酯等固化剂反应。此外,所述环氧硅氧烷树脂还具有丙烯酸酯基团,以便于进行光固化反应。
在上述步骤(4)中,所述环氧硅氧烷树脂部分固化即会形成半固化状态的纳米压印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39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