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害冰灾的聚类分析方法、设备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93934.0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2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朱瑾;赵玉芳;李红云;马琳;于磊;李振宇;吴琼;茹立鹏;武晔楠;张永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F16/2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乔媛;王天尧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事件数据 案例库 算法参数 冰灾 初始化事件 聚类分析 聚类中心 事件聚类 分析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电力系统技术 计算机设备 设备及系统 相似性评价 电力系统 划分模块 获取模块 建立模块 评价模块 可视化 样本点 冰害 历史事件 更新 全局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雷害冰灾的聚类分析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案例库建立模块,用于获取雷害冰灾的历史事件,并建立案例库;事件数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案例库确定待分析的事件数据;算法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算法参数;事件数据划分模块,用于根据算法参数对所述待分析的事件数据进行划分,得到初始化事件聚类中心点;事件数据评价模块,用于根据初始化事件聚类中心点对所述待分析的事件数据进行相似性评价,得到所述待分析的事件数据的事件聚类中心以及属于所述事件聚类中心的样本点。后期可将分析结果可视化,并且不断更新案例库,实现了对电力系统整体全局的雷灾冰害的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的分析技术,具体的讲是一种雷害冰灾的聚类分析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大量输电设备长期暴露在气象环境之下,容易受到雷电灾害与冰灾等袭击而引发故障,外部气象因素导致的设备故障已经成为影响电网可靠运行的主要原因。输电线路相关的雷电灾害主要包括直击、绕击与反击。雷击造成的雷电过电压对输电线路设备有很大危害。输电线路的冰灾主要是指导线覆冰,输电线路覆冰会增加导线以及杆塔的载荷,还会增加导线的受风面积,引发舞动甚至断线、倒塔等恶劣事故,可引发大面积停电。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目前的电网公司和气象部门不断加强合作,接入了实时气象信息以及气象灾害预警。对于输电线路冰灾,一般是根据天气预报信息(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降水等关键因子)以及地形信息建立各种模型来预测输电线路的覆冰情况。而对于输电线路的雷害主要是根据气象雷达回波来计算识别雷电发生区域,然后计算雷区发展轨迹,进而预测雷电发生范围所覆盖的输电线路。上述方案仅是对某条线路雷害或者冰灾事件进行的预测,无法对电力系统整体进行全局雷灾冰害进行预测。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的方案,其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雷害冰灾的聚类分析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首先收集雷灾冰灾的历史事件,并建立案例库,然后可根据不同分析需求确定出待分析的事件数据,使用算法参数智能化给出冰灾雷灾事件的时空聚类分布,后期可将分析结果可视化,并且不断更新案例库,实现了对电力系统整体全局的雷灾冰害的分析。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雷害冰灾的聚类分析方法,包括:
获取雷害冰灾的历史事件,并建立案例库;
根据所述案例库确定待分析的事件数据;
获取算法参数,所述算法参数用于表征特征范围;
根据所述算法参数对所述待分析的事件数据进行划分,得到初始化事件聚类中心点;
根据所述初始化事件聚类中心点对所述待分析的事件数据进行相似性评价,得到所述待分析的事件数据的事件聚类中心以及属于所述事件聚类中心的样本点。
优选的,所述历史事件包括事件数据、位置数据、杆塔基础数据、工作人员数据以及生产现场数据,所述杆塔基础数据包括经纬度信息。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非算法参数,所述非算法参数包括时间参数和/或事件类型参数和/或电压等级参数。
优选的,根据所述案例库确定待分析的事件数据包括根据所述非算法参数筛选所述案例库,确定出待分析的事件数据。
优选的,根据所述算法参数对所述待分析的事件数据进行划分,得到初始化事件聚类中心点包括:
从所述待分析的事件数据中获取出经纬度信息;
根据所述算法参数结合所述经纬度信息对所述待分析的事件数据进行划分,得到多个初始化事件聚类中心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39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