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烧系统及研究燃烧过程中污染物生成变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93343.3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9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啸天;杨二浩;郝玉刚;吴秀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12 | 分类号: | G01N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袁礼君;阚梓瑄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装置 气体供给装置 水蒸气供给装置 供给组件 进气管路 燃烧系统 连通 燃烧过程 一氧化氮 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污染物 二氧化碳供给 水蒸气 排气管路 氧气供给 二氧化碳 配置 氧气 研究 | ||
1.一种燃烧系统,用以模拟真实富氧燃烧,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系统包括:
燃烧装置,分别连通于进气管路和排气管路;
气体供给装置,包括氧气供给组件、二氧化碳供给组件、一氧化碳供给组件、一氧化氮供给组件以及二氧化硫供给组件,所述气体供给装置连通于所述进气管路;
水蒸气供给装置,连通于所述燃烧装置的下部;
其中,所述气体供给装置配置为可通过所述进气管路按照预定体积向所述燃烧装置供给所述氧气和所述二氧化碳,以及定量地向所述燃烧装置供给至少一种所述一氧化碳、所述一氧化氮和所述二氧化硫;
其中,所述水蒸气供给装置配置为可定量地向所述燃烧装置供给或不供给所述水蒸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系统还包括气体混合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气管路上,所述气体混合装置用于混匀流入所述燃烧装置中的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系统还包括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排气管路与所述进气管路的交汇处,用于收集所述燃烧装置燃烧后排出的烟气中的余热,并利用所述余热预热所述气体供给装置供给的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供给组件、所述二氧化碳供给组件、所述一氧化碳供给组件、所述一氧化氮供给组件、所述二氧化硫供给组件以及所述水蒸气供给装置的出气端设置有流量控制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装置为电磁流量计。
6.一种研究富氧燃烧过程中污染物生成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燃烧系统,用于研究再循环烟气中微量气体对污染物生成的影响,包括:
步骤一:按照预定体积向燃烧装置供给氧气和二氧化碳;
步骤二:将燃烧温度以及尾部烟气中氧气浓度分别设定为预定温度和预定氧气浓度;
步骤三:在步骤二中的所述预定温度和所述预定氧气浓度条件下燃烧,测量所述尾部烟气中的一氧化二氮、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的排放浓度;
步骤四:按照预定浓度向所述燃烧装置供给所述微量气体,所述微量气体可以是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硫以及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步骤五:分别测量按照步骤四的供给方式,所述一氧化二氮、所述一氧化氮、所述二氧化硫和所述一氧化碳的排放浓度,并与步骤三的排放浓度相比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研究富氧燃烧过程中污染物生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体积为40%的氧气和60%的二氧化碳。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研究富氧燃烧过程中污染物生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温度为850℃,所述预定氧气浓度为6.5%。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研究富氧燃烧过程中污染物生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混合装置,用于混匀进入所述燃烧装置中的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或二氧化硫。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研究富氧燃烧过程中污染物生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预热装置,用于对所述氧气、所述二氧化碳、所述一氧化碳、所述一氧化氮以及所述二氧化硫进入所述燃烧装置之前进行预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33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航空材料燃烧实验装置
- 下一篇:再生后甲醇中总酚的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