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透镜底面打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93048.8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3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胡耿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派瑞斯光学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3/005 | 分类号: | B24B13/005;B24B13/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 代理人: | 彭娅 |
地址: | 443600 湖北省宜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透镜 底面 打磨 装置 | ||
一种玻璃透镜底面打磨装置,包括打磨机构、顶紧机构,打磨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内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通过皮带传动机构、电机带动,第一转轴伸出第一壳体外连接有杯状磨盘;所述顶紧机构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内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同轴安装有齿轮,齿轮上下分别与上齿条、下齿条啮合,其中,上齿条顶端与成对的导杆连接,导杆与第二壳体内的套筒套接;所述下齿条下端前后与滚轮组件连接,滚轮组件滑动设置在滑轨上,所述下齿条后端连接有气缸,所述上齿条前端设有固定模,固定模与杯状磨盘正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玻璃透镜底面打磨装置,可对玻璃透镜底面快速打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磨装置,尤其是一种玻璃透镜底面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透镜在退火后形成椭圆球体,椭圆球体一侧为热压时余量产生的平板结构,平板结构侧壁带毛刺而底端面为非平面,需要经过打磨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玻璃透镜底面打磨装置,能够快速对玻璃透镜底部进行抹平并去毛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玻璃透镜底面打磨装置,包括打磨机构、顶紧机构,打磨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内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通过皮带传动机构、电机带动,第一转轴伸出第一壳体外连接有杯状磨盘;所述顶紧机构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内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同轴安装有齿轮,齿轮上下分别与上齿条、下齿条啮合,其中,上齿条顶端与成对的导杆连接,导杆与第二壳体内的套筒套接;所述下齿条下端前后与滚轮组件连接,滚轮组件滑动设置在滑轨上,所述下齿条后端连接有气缸,所述上齿条前端设有固定模,固定模与杯状磨盘正对。
所述杯状磨盘外侧的第一壳体上设有外罩。
所述固定模包括三个瓣块,三个瓣块通过卡箍拼接而成;三个瓣块内形成与玻璃透镜相适应的凹槽。
所述固定模上端周向设有多个缺口。
所述卡箍包括圆柱底座,圆柱底座周向设有三个卡块,每个卡块上设有C型卡槽,一体成型的卡圈穿过三个卡块的C型卡槽后,两端通过强磁块吸附固定。
本发明一种玻璃透镜底面打磨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利用齿轮齿条机构进行伸缩,利用固定模的凹槽对玻璃透镜的椭圆面进行保护并使玻璃透镜的水平部露出凹槽外,当固定模伸入到杯状磨盘后,通过固定模的轴向限位及径向限位可避免玻璃透镜串动,促使杯状磨盘在转动过程中对玻璃透镜的水平部打磨光滑、平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固定模的正面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固定模的背面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玻璃透镜放置于固定模内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固定模的结构示意图(去掉一个瓣块)。
图中:打磨机构1,顶紧机构2,第一壳体3,第一转轴4,皮带传动机构5,电机6,杯状磨盘7,第二壳体8,第二转轴9,齿轮10,上齿条11,下齿条12,导杆13,套筒14,滚轮组件15,滑轨16,气缸17,固定模18,外罩19,瓣块20,卡箍21,凹槽22,缺口23,圆柱底座24,卡块25,C型卡槽26,卡圈27,玻璃透镜2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玻璃透镜底面打磨装置,包括打磨机构1、顶紧机构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派瑞斯光学玻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派瑞斯光学玻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30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声控开关开启系统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玻璃透镜加工的玻璃棒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