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洞室平交岔口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92391.0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6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谢金元;张清琼;陈军;吴东利;谷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9/06 | 分类号: | E02B9/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刘扬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洞 岔口 改建 挡水 洞室 堵头 岩塞 施工安全性 方向设置 水利水电 导流墙 工程量 简便性 导流 施工 相交 流出 场景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领域,尤其是一种岔口结构简单,改建工程量小难度低,可显著提高改建施工安全性和简便性的洞室平交岔口结构,包括临时导流洞和永久隧洞,所述临时导流洞和永久隧洞在通过平交结合岔口结构相交,所述平交结合岔口结构处沿临时导流洞方向设置有临时导流墙,所述永久隧洞内设置有临时岩塞挡水堵头。本发明首先是让临时导流洞正常的发挥相应的导流作用,由于永久隧洞内设置有临时岩塞挡水堵头,因此保证了水流暂时无法从永久隧洞通过。在改建后,只需简单的加以施工,即可时实现水流经由永久隧洞流出,同时也实现了临时导流洞和永久隧洞的结合。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后期需要临时导流洞和永久隧洞结合的施工场景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领域,尤其是一种洞室平交岔口结构。
背景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中,为充分利用临时使用的导流洞,常考虑将其与永久隧洞结合。对于采用平面交岔相结合的平交岔口,一般均在导流洞使用结束后进行大改建;改建时先拆除岔口处前期形成的导流洞衬砌结构,对岔口处洞室进行爆破扩挖,再连接钢筋浇筑永久岔口段衬砌。
但是,在现有的大改建结合的方式下,原导流洞衬砌拆除量大难度高;对岔口处洞室进行爆破扩挖时,对周边既成建筑物破坏大,且易造成洞室塌方等安全事故;岔口段衬砌体形较复杂,钢筋连接及新老混凝土间衔接工艺较繁琐,不易保证施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岔口结构简单,改建工程量小难度低,可显著提高改建施工安全性和简便性的洞室平交岔口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洞室平交岔口结构,包括临时导流洞和永久隧洞,所述临时导流洞和永久隧洞在通过平交结合岔口结构相交,所述平交结合岔口结构处沿临时导流洞方向设置有临时导流墙,所述永久隧洞内设置有临时岩塞挡水堵头。
进一步的是,所述临时导流墙上设置有透水孔。
进一步的是,所述透水孔均匀分布于临时导流墙墙面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透水孔的中心轴线与临时导流墙的墙面垂直。
进一步的是,临时导流墙两端的缝面设置有两端沥青涂层结构。
进一步的是,临时导流墙顶部的缝面设置有顶部沥青涂层结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临时岩塞挡水堵头设置于永久隧洞内的上游方向处。
进一步的是,所述平交结合岔口结构内设置有永久衬砌结构。
进一步的是,平交结合岔口结构为一次开挖衬砌成型结构。
进一步的是,临时导流墙所在平面与临时导流洞的墙面为共面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实际使用时,首先是让临时导流洞正常的发挥相应的导流作用,此时,由于临时导流墙的存在,水流可以平稳、顺畅的流动到下游。而此时由于永久隧洞内设置有临时岩塞挡水堵头,因此保证了水流暂时无法从永久隧洞通过。在改建后,即可拆除临时导流墙和临时岩塞挡水堵头,此时,只需简单的加以施工,即可时实现水流经由永久隧洞流出,同时也实现了临时导流洞和永久隧洞的结合。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后期需要临时导流洞和永久隧洞结合的施工场景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永久隧洞1、临时岩塞挡水堵头2、平交结合岔口结构3、透水孔5、临时导流墙6、永久导流墙7、临时导流洞8、两端沥青涂层结构9、顶部沥青涂层结构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23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流洞式引水管结构
- 下一篇:导流洞用做两条泄水洞的改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