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化硅冶炼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91806.2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7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徐涛;张友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百腾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97 | 分类号: | C01B32/9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东丽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硅冶炼 冷却降温 废气处理装置 节能环保效果 冷却降温过程 生产成本低 碳化硅产品 材料收集 废气处理 过滤除尘 烘干处理 回收利用 降温处理 节能环保 节约资源 气体通过 污染系数 工艺流程 烘干 混料 装炉 破碎 废气 冶炼 净化 能源 | ||
1.一种碳化硅冶炼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加工工艺为以下步骤:
1):材料收集:主要原料选用石焦油、石英砂,是制造碳化硅必不可少的材料,它提供基本化学反应的参与物;辅助材料包括木屑和食盐,辅助材料不直接参与基本反应过程,木屑主要使物料形成多孔烧结体,便于冶炼过程中一氧化碳的排出;食盐主要在碳化硅的形成中起促进作用;回收料:包括焙烧料、细结晶、粘合物、保温乏料、分解石墨相旧炉心体材料等;
2):破碎:对主要原料石油焦及回收料进行破碎处理,破碎后的回收料需要进行筛分过滤,同时辅助材料食盐进行水洗过筛;
3):烘干:对水洗过筛后的食盐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时间为1-2h;
4):混料:将经过上述步骤处理后的主要原料、辅助材料、回收料按照预设配比进行称重混合工作,形成冶炼原料;
5):装炉:先在炉底铺上一层未反应料,然后添加混合料至一定高度,约为炉芯到炉底的二分之一处,然后在其上表面铺上一层非晶体形料,然后继续添加混合料至炉芯水平处,炉芯放在混合料制成的底盘上中间略凸起以适应在冶炼过程中出现的塌陷,炉芯上部铺放混合料,同时也放非晶质料或未反应料,装料完成后,形成中间高、两边低与炉墙平;
6):冶炼:装料完成后,炉体通电对炉芯加热进行碳化硅冶炼工作,冶炼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炉温保持在1500-2100℃之间,加热时间为5-6h,第二阶段炉温控制在2100-2400℃之间,加热时间为10-12h,第三阶段炉温保持在2400℃-2600℃,加热时间为15-20h,合成时间为30-38h;
7):冷却降温:冶炼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进入冷却换热器进行降温冷却,同时吸收热量后产生的热水通过管道送至烘干程序中进行食盐的烘干处理,实现其热量的回收利用;
8):废气处理:冷却降温后的气体通过管道进入废气处理装置进行过滤净化,防止其直接排入大气造成环境污染,处理完成后的废气经烟囱排出;
9):冷却出炉:冶炼完成冷却24h后,可以浇水冷却,出炉后分层、分级拣选。
2.一种碳化硅冶炼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加工工艺步骤如下:
1):废气首先通过吸风机接入喷淋塔中,进行喷淋除尘工作,有效去除气体中含有的粉尘颗粒及有害物质;
2):通过喷淋塔处理后的废气经管道接入活性炭过滤箱,对其进行过滤净化,有效吸附碳化硅废气中含有的油脂及杂质;
3):经过吸附过滤后的废气进入脉冲布袋除尘器进行再次除尘工作,充分提高其净化效果,降低环境污染系数;
4):除尘完成后的废气经烟囱排出。
3.一种碳化硅冶炼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砂的粒度为3nm~7nm,硅含量>98%;所述石油焦的固定碳含量为90%,灰分<0.6%,挥发分<10%。
4.一种碳化硅冶炼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料混料过程中控制水分为3%,混合后料容重为1.4~1.6g/cm3。
5.一种碳化硅冶炼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冶炼炉采用功率为10000kw的电阻炉,其是由耐火砖砌成的外形为长方体的炉子,两组电极穿过炉墙伸入炉床中,专用的石墨粉炉芯体配置在两组电极之间,提供一条导电通路,通电时产生热量,炉芯体周围装盛有硅质原料、石油焦和木屑等组成的原料,外部为保温料。
6.一种碳化硅冶炼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冶炼炉由3个大小相同的电阻炉排列成一列,与一台变压器相配合,组成一组冶炼炉,且三个电阻炉交替进行装炉、供电、冷却等作业。
7.一种碳化硅冶炼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处理采用颚式破碎机,所述筛分过滤采用直线振动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百腾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百腾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18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