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夹持旋转装置的防护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91272.3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7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文 |
主分类号: | B28B17/00 | 分类号: | B28B1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边鹏 |
地址: | 46167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机构 陶瓷原料 旋转装置 传动柱 活动杆 陶瓷夹 销轴 磨边加工 固定块 活动柱 掉落 底板 夹持旋转装置 底板顶部 陶瓷加工 向左移动 螺纹块 支撑柱 卡接 螺杆 内腔 通孔 电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夹持旋转装置的防护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本发明通过电机、螺杆、螺纹块、第一销轴、第一活动杆、第二销轴、第二活动杆、第三活动杆、第二销轴、活动柱和传动柱的配合使用,通过活动柱带动传动柱向左移动,使传动柱卡接在通孔的内腔,达到可以防止陶瓷原料在旋转时一端掉落的效果,该陶瓷夹持旋转装置的防护机构,解决了现有夹持旋转装置在旋转时由于外界对陶瓷原料的磨边加工会使陶瓷原料磨边加工的地方缩小,而缩小后就可能会承受不住旋转的力度,导致发生一端掉落现象的问题,增强了陶瓷加工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陶瓷夹持旋转装置的防护机构。
背景技术
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古人称陶瓷为瓯。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陶瓷在加工时需要用到夹持旋转装置,但现有夹持旋转装置在旋转时由于外界对陶瓷原料的磨边加工会使陶瓷原料磨边加工的地方缩小,而缩小后就可能会承受不住旋转的力度,导致发生一端掉落现象,降低了陶瓷加工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夹持旋转装置的防护机构,具备可以防止陶瓷原料在旋转时一端掉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夹持旋转装置在旋转时由于外界对陶瓷原料的磨边加工会使陶瓷原料磨边加工的地方缩小,而缩小后就可能会承受不住旋转的力度,导致发生一端掉落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陶瓷夹持旋转装置的防护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持旋转装置,所述夹持旋转装置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物料本体,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内腔右侧的底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所述传动箱内腔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的左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的左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三活动杆,所述第三活动杆的左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顶部与底部均与传动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柱,所述传动柱的左侧贯穿传动箱并延伸至物料本体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传动箱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座,所述电机的右侧与电机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箱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活动柱的顶部与底部均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活动柱左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左侧与传动箱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物料本体的右侧开设有通孔,所述传动柱的左侧延伸至通孔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右侧与第二支撑柱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电机、螺杆、螺纹块、第一销轴、第一活动杆、第二销轴、第二活动杆、第三活动杆、第二销轴、活动柱和传动柱的配合使用,通过活动柱带动传动柱向左移动,使传动柱卡接在通孔的内腔,达到可以防止陶瓷原料在旋转时一端掉落的效果,该陶瓷夹持旋转装置的防护机构,解决了现有夹持旋转装置在旋转时由于外界对陶瓷原料的磨边加工会使陶瓷原料磨边加工的地方缩小,而缩小后就可能会承受不住旋转的力度,导致发生一端掉落现象的问题,增强了陶瓷加工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文,未经李文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12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