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行道充电系统建设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91231.4 | 申请日: | 2018-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5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治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陈氏清洁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14 | 分类号: | B60L53/14;B60L53/30 |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吴彬 |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南岸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行道 供电器 充电装置 道路隔离 分隔线 隔离带 充电系统 受电器 分界线 供电 电车 车行道分界线 输电线连接 输电线 车辆侧面 车辆充电 车辆顶部 导线连接 供电装置 技术难题 接触位置 限位 充电 机动车 铺设 侧面 轨道 建设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行道充电系统建设方法,包括在机动车车行道的分界线、或分隔线、或隔离带处设置导线,并将导线与沿车行道铺设的输电线连接;还包括沿车行道分界线、分隔线或隔离带安装充电装置,充电装置包括道路隔离架和设置在道路隔离架上的供电器,并将供电器与分界线、或分隔线、或隔离带处的导线连接。本发明中充电装置从车辆侧面向车辆供电,而不像现有轨道电车上的输电线那样在车辆顶部向电车供电,从侧面向车辆供电使得可在道路隔离架高度方向上设置几组供电装置,从而解决了不同高度车辆充电的技术难题;同时通过对供电器和受电器进行限位,可保证车辆受电器与供电器始终保持正确的接触位置,使充电顺利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行道充电系统的建设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电动汽车充电的设备一般为充电桩。充电桩的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其固定在地面或墙壁上为电动汽车充电。
充电桩的缺点在于不能为行驶中的车辆进行充电,这使得其使用方便性较差;如何实现对行驶中的车辆进行充电是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行道充电系统建设方法,以解决为行驶中的车辆充电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车行道充电系统建设方法包括在机动车车行道的分界线、或分隔线、或隔离带处设置导线,并将导线与沿车行道铺设的输电线连接;
还包括沿车行道的分界线、或分隔线、或隔离带安装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道路隔离架和设置在道路隔离架上用于与车辆受电器接触的供电器,并将供电器与分界线、或分隔线、或隔离带处的导线连接;
所述供电器的一种结构为与路面平行并可对受电器进行限位的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所述可对受电器在水平方向上限位的正极导体布置在竖立面上,所述可对受电器在竖直方向上限位的负极导体布置在水平面上;或者所述可对受电器在水平方向上限位的负极导体布置在竖立面上,所述可对受电器在竖直方向上限位的正极导体布置在水平面上;
或者所述供电器的另一种结构为包括限位装置和与路面平行的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当所述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以上下正对的方式布置时,所述限位装置用于在竖直方向上对受电器位置进行限位;当所述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在水平面上平行布置时,所述限位装置用于在水平方向上对受电器位置进行限位;当所述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在倾斜面上平行布置时,所述限位装置用于对受电器在倾斜面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位。
进一步,所述的车行道充电系统建设方法还包括在道路隔离架上设置防护框,所述供电器设置在防护框中。
进一步,所述的车行道充电系统建设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的导线上设置连接器A,在所述的道路隔离架上设置与连接器A配合的连接器B,所述连接器B与受电器连接;并将连接器A和连接器B对接。
进一步,所述的输电线通过线管埋设于分界线、或分隔线、或隔离带处、或道路边部的路面下方,或者所述输电线路通过线盒铺设于分界线、或分隔线、或隔离带处、或道路边部的路面上。
进一步,所述道路隔离架上安装有开关,所述开关连接在输电线和正极导体之间。
进一步,所述的车行道充电系统建设方法还包括在道路隔离架上设置控制器和电源,所述开关为由控制器控制的电控开关,所述电源用于对控制器和电控开关供电。
进一步,所述的车行道充电系统建设方法还包括在道路隔离架和路面上安装对射开关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将对射开关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将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控开关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车行道充电系统建设方法还包括在道路隔离架上安装摄像头和报警器,所述摄像头将采集的图像信号输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对摄像头输入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控制电控开关的通断和报警器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陈氏清洁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陈氏清洁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12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充电桩、助力车、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充电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