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贴合治具、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91037.6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21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姜如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0 | 分类号: | B32B37/10;G01B21/3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杨冬梅;张行知 |
地址: | 6117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贴合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贴合治具、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该贴合治具用于与设置有曲面盖板的压塑模具配合,以对柔性面板塑形并使得曲面盖板与柔性面板贴合,该贴合治具包括壳体,壳体包括用于与柔性面板接触的外表面,外表面包括第一外表面以及第二外表面,第二外表面与第一外表面平滑连接,且第一外表面为平面,第二外表面为曲面;测量组件,设于壳体内,测量组件用于测量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的应变值或应力值;以及驱动组件,设于壳体内,驱动组件用于作用第二外表面,以使第二外表面的应变值或应力值与第一外表面的应变值或应力值相等。本发明能够增加曲面柔性面板与曲面盖板之间的贴合牢固性并能够减少气泡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贴合治具、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柔性膜在显示屏及触控面板的广泛应用,3C产品(计算机、通信、消费类等电子产品)的外型开始由平面朝向曲面不断发展。在现有曲面柔性面板(例如:曲面显示屏或曲面触控面板)成型的关键制程中,使用曲面盖板抵压平面柔性面板至具有与曲面盖板外轮廓匹配的治具上,以使平面柔性面板发生弯曲形成与曲面盖板相互贴合的曲面柔性面板。
然而,由泊松现象可知,治具受压后会在纵向(治具受压方向)以及横向(与治具受压方向垂直的方向)发生形变,并产生应力,且上述两个方向上的应力值不等(横向与纵向的应力比值为μ,也即泊松比),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原则,作用于曲面柔性面板横向与纵向的力也不相等,使得曲面柔性面板在与曲面盖板贴合时曲面柔性面板的受力分布不均匀,导致贴合过程出现贴合不牢或气泡的产生。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曲面柔性面板在与曲面盖板贴合时受力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供一种贴合治具、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一种贴合治具,用于与设置有曲面盖板的压塑模具配合,以对柔性面板塑形并使得所述曲面盖板与所述柔性面板贴合,包括:
壳体,包括用于与柔性面板接触的外表面,所述外表面包括第一外表面以及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二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平滑连接,且所述第一外表面为平面,所述第二外表面为曲面;
测量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测量组件用于测量所述第一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外表面的应变值或应力值;以及
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组件用于作用所述第二外表面,以使所述第二外表面的应变值或应力值与所述第一外表面的应变值或应力值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量组件包括多个应变计,所述多个应变计靠近所述第一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外表面间隔排布;或所述测量组件包括多个应力计,所述多个应力计靠近所述第一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外表面间隔排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多个磁性单元,所述多个磁性单元靠近所述第二外表面并沿所述第二外表面的弯曲方向间隔排布,每一所述磁性单元包括沿所述第二外表面的法线方向排布的第一磁性元件以及第二磁性元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相比所述第二磁性元件更靠近所述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一磁性元件与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中的至少一者为电磁体,所述第一磁性元件与所述第二磁性元件能够依靠两者相互的排斥力作用于所述第二外表面,以使所述第二外表面的应变值或应力值与所述第一外表面的应变值或应力值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皆内嵌于所述壳体内;或所述壳体内部具有容置腔,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内嵌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或所述壳体内部具有容置腔,所述第一磁性元件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固定于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间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外表面远离所述第一外表面一侧平滑连接的第三外表面,所述第三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相互垂直,所述测量组件还用于测量所述第三外表面的应变值或应力值,所述驱动组件还用于作用所述第三外表面,以使所述第三外表面的应变值或应力值与所述第一外表面的应变值或应力值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10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控制贴膜复合机
- 下一篇:一种复合布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