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圆筒埋弧焊接模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389925.4 | 申请日: | 2018-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3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杨锋;林盛昌;姜杰;李彬;曹赛男;黄天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G09B25/02;C09D163/00;C09D7/61;C09D7/63;C09D7/6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任毅 |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制造 技术 圆筒 焊接 模拟 装置 | ||
1.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圆筒埋弧焊接模拟装置,包括底盘(1)和3D打印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机(2)固定设于所述底盘(1)顶部,所述底盘(1)顶部远离所述3D打印机(2)的一端设有可动构件架(3),所述可动构件架(3)与所述底盘(1)滑动连接,所述可动构件架(3)的上方设有焊枪枪头模拟装置(4),焊枪枪头模拟装置(4)的顶部固定设有物料输送支管(5),所述物料输送支管(5)穿过所述3D打印机(2)与焊剂盒(6)固定连接,所述物料输送支管(5)上固定设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底部与所述底盘(1)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可动构件架(3)上放置有焊接件(8),所述底盘(1)设有所述可动构件架(3)的一端固定设有转动装置(9),所述可动构件架(3)设于所述转动装置(9)之间;
所述可动构件架(3)包括第一滑动板(31)、第二滑动板(32)、第三滑动板(33)、第四滑动板(34)、第一滑动槽(35)以及第二滑动槽(36);
所述转动装置(9)包括第一转动座(91)、第二转动座(92)、转动杆(93)、转动杆配合装置(94)以及转动电机(95),所述第一转动座(91)和所述第二转动座(92)都固定设于所述底盘(1)上,所述第一转动座(91)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板(31)远离所述第三滑动板(33)的一端,所述第二转动座(92)位于所述第三滑动板(33)远离所述第一滑动板(31)的一端,所述转动电机(95)固定设于所述第一转动座(91)顶部,所述转动杆(93)同时穿过所述转动电机(95)、所述焊接件(8)和所述第二转动座(92),所述转动杆配合装置(94)与所述转动杆(93)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配合装置(94)位于所述焊接件(8)内部;
所述转动杆配合装置(94)包括支架(941)、弹簧(942)、动杆(943)以及滑轮(944),所述支架(941)与所述转动杆(93)固定连接,所述动杆(943)一端与所述支架(941)旋转连接,所述动杆(943)未与支架旋转连接的一端与所述支架(941)通过所述弹簧(942)实现固定连接;
所述3D打印机(2)包括3D打印设备主体(21)、3D打印设备控制装置(22)以及线圈(23),所述3D打印设备主体(21)固定设于所述底盘(1)上,所述3D打印设备控制装置(22)背面与所述3D打印设备主体(21)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线圈(23)固定设于3D打印设备主体(21)背面,所述线圈(23)与所述焊枪枪头模拟装置(4)通过圈线连接,所述物料输送支管(5)穿过所述3D打印设备主体(21),所述物料输送支管(5)与所述3D打印设备主体(21)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滑动槽(35)固定设于所述底盘(1)远离所述3D打印机(2)的一端的前端,所述第二滑动槽(36)固定设于所述底盘(1)远离所述3D打印机(2)的一端的后端,所述第一滑动槽(35)和所述第二滑动槽(36)均沿底盘(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滑动板(31)和所述第二滑动板(32)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滑动槽(35)的两端,所述第一滑动板(31)和所述第二滑动板(32)与所述第一滑动槽(35)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动板(33)和所述第四滑动板(34)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滑动槽(36)的两端,所述第三滑动板(33)和所述第四滑动板(34)与所述第二滑动槽(36)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板(31)与所述第二滑动板(32)螺栓固定,所述第三滑动板(33)与所述第四滑动板(34)螺栓固定;
所述第一滑动板(31)、所述第二滑动板(32)、所述第三滑动板(33)、所述第四滑动板(34)均为顶部带倒钩结构;
所述焊枪枪头模拟装置(4)包括3D打印喷头(41)以及挤料管(42),所述挤料管(42)与所述物料输送支管(5)固定连接,所述3D打印喷头与所述挤料管(42)远离所述物料输送支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转动杆(93)上设置有若干个转动杆配合装置(94);
所述弹簧(942)采用硬质弹簧;
所述滑轮(944)为锁死的定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理工学院,未经南通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992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