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型”部分预制组合梁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89363.3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7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邹昀;钱慧超;王城泉;李天祺;周杭飞;向前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293 | 分类号: | E04C3/293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混凝土 现浇 组合梁 延性 混凝土组合梁 建筑技术领域 预制混凝土梁 建筑工业化 钢筋骨架 混凝土梁 结构工程 抗震性能 承载力 抗剪力 粘结 建造 节约 外部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型”部分预制组合梁,属于建筑技术领域以及结构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部分预制组合梁含有型钢、预制长方体混凝土、位于预制长方体混凝土上方的现浇长方体混凝土以及位于型钢外部且部分内置于预制长方体混凝土、部分内置于现浇长方体混凝土的钢筋骨架,既结合了现浇式型钢‑混凝土梁(承载力强、延性高、抗震性能好)与预制混凝土梁(施工方便、建造速度快、节约劳动力)的优点,又很好的规避了现有部分预制钢‑混凝土组合梁预制部分和现浇两部分粘结不佳、抗剪力弱、整体性能较弱的缺陷,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符合当前建筑工业化的趋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T型”部分预制组合梁,属于建筑技术领域以及结构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浇式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是钢-混凝土组合梁的一种常见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在混凝土中配置型钢,由于在型钢的约束下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力状态,同时,型钢被混凝土包裹着不易发生屈曲,使得这种组合方式能有效提高组合梁的承载力、延性和抗震性能,因此,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可以在大跨度结构、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中应用。
但是,由于节点连接较复杂且工序冗杂,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具有施工困难、建造速度慢、需花费大量劳动力且经济成本较高等缺陷,限制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组合梁是其中的一种,由于其可工厂预制、现场连接,有着施工方便、建造速度快、节约劳动力等优点,且由于其使用的构件可在工厂生产,质量比较有保证,还能减少现场的支模、拆模的施工工序,有效减少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因此,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广使用预制混凝土结构。
但是,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相对现浇式型钢-混凝土结构整体性较差,不少专家对其稳定性和抗震性能提出质疑。
而日本学者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组合梁和现浇式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部分预制型钢-混凝土组合梁,使得组合梁既具有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施工方便、节约人力与成本的优势,又具有现浇式型钢-混凝土梁承载能力强、延性好的优势。
但是,这种梁的混凝土由于存在预制和现浇两部分,两部分混凝土很难协同工作,易导致两部分混凝土发生滑移破坏,大大降低了结构的承载力。
因此,急需找到一种新的可解决现有部分预制型钢-混凝土组合梁两部分混凝土粘结不佳、抗剪力弱、整体性能较弱问题的组合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型”部分预制组合梁,其既结合了型钢-混凝土梁(承载力强、延性高、抗震性能好)与预制混凝土梁(施工方便、建造速度快、节约劳动力)的优点,又很好的规避了现有部分预制钢-混凝土组合梁预制部分和现浇两部分粘结不佳、抗剪力弱、整体性能较弱的缺陷,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符合当前建筑工业化的趋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型”部分预制组合梁,所述组合梁包含型钢1、预制长方体混凝土2、位于预制长方体混凝土2上方的现浇长方体混凝土3以及位于型钢1外部且部分内置于预制长方体混凝土2、部分内置于现浇长方体混凝土3的钢筋骨架4;
所述型钢1含有上翼缘板5、下翼缘板6、连接上翼缘板5与下翼缘板6的若干腹板7、位于下翼缘板6靠近钢筋骨架4的两端的栓钉8;
所述钢筋骨架4含有四根或四根以上平行于现浇长方体混凝土3长度方向的纵筋9、若干垂直于下翼缘板6且围绕于纵筋9的封闭式箍筋10以及若干垂直于现浇长方体混凝土3长度方向且通过抗剪连接件12连接于上翼缘板5上方的贯通钢筋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93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