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式螺旋输送机中间支承连接体过渡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89311.6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2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罗广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雄伟运输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3/14 | 分类号: | B65G33/14;B65G3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1200 湖南省衡阳市衡***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管 中间支承 连接体 输送外管 过渡结构 螺旋绞 管式螺旋输送机 螺旋输送设备 整体制作工艺 螺旋输送机 独立设置 设置位置 物料通过 复杂度 旋转轴 堵料 管段 种管 维护 | ||
本发明属于螺旋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管式螺旋输送机中间支承连接体过渡结构,包括螺输外管、螺旋绞道、设于螺输外管上并与螺旋绞道的旋转轴相接的中间支承连接体,设有中间支承连接体处的螺输外管为过渡外管,未设中间支承连接体处的螺输外管为输送外管,过渡外管的直径大于输送外管的直径。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加大了中间支承连接体设置位置处的管段直径,增大了物料通过的空间,物料在该处可顺畅通过,不会发生堵料风险。过渡外管与输送外管独立设置连接,大大降低了螺输外管的整体制作工艺复杂度,同时也更有利于中间支承连接体的安装和拆修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螺旋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管式螺旋输送机中间支承连接体过渡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管式螺旋输送机,设于螺输外管内的螺旋绞道过长,为确保其工作稳定,需在螺输外管中间段处间断式设置中间支承连接体,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但由于螺输外管管径统一,在输送物料时,设有中间支承连接体的管段处空间狭小,容易发生堵料风险,最终将导致输送机整体工作异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有效规避堵料问题的管式螺旋输送机中间支承连接体过渡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式螺旋输送机中间支承连接体过渡结构,包括螺输外管、螺旋绞道、设于螺输外管上并与螺旋绞道的旋转轴相接的中间支承连接体,设有中间支承连接体处的螺输外管为过渡外管,未设中间支承连接体处的螺输外管为输送外管,过渡外管的直径大于输送外管的直径。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过渡外管的最大处直径比输送外管的直径大1/4~1/3。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过渡外管为独立的管道,过渡外管两端分别与输送外管相连。
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过渡外管中心段为平直段,两端分别设有与平直段相接的锥段及与输送外管相连的平直收口段。
本发明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过渡外管两端分别设有法兰结构,输送外管端部也设有法兰结构,过渡外管与输送外管的法兰结构通过螺栓连接。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加大了中间支承连接体设置位置处的管段直径,增大了物料通过的空间,物料在该处可顺畅通过,不会发生堵料风险。
过渡外管与输送外管独立设置连接,大大降低了螺输外管的整体制作工艺复杂度,同时也更有利于中间支承连接体的安装和拆修维护。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管式螺旋输送机螺输外管在中间支承连接体设置位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所述的管式螺旋输送机中间支承连接体过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管式螺旋输送机中间支承连接体过渡结构,如图2所示,其包括螺输外管、螺旋绞道2、设于螺输外管上并与螺旋绞道的旋转轴21相接的中间支承连接体3,螺旋绞道2设于螺输外管内用于输送物料,现将设有中间支承连接体处的螺输外管称为过渡外管11,将未设中间支承连接体处的螺输外管称为输送外管12,为改善在中间支承连接体3设置处堵料的问题,本实施例将过渡外管11的直径设置为大于输送外管12的直径,过渡外管11处仿佛形成了一段鼓胀形过渡节,加大了该处的空间,为物料提供顺畅通过的通道。
具体地,过渡外管11的最大处直径比输送外管12的直径大1/4~1/3,该直径设计一方面确保了中间支承连接体设置位置处的空间,另一方面又确保物料在顺畅通过时不会过多淤积在该处过渡外管内,确保最终物料的输出量与输入量基本相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雄伟运输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衡阳雄伟运输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93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泥输送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塔筒运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