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接式低碳保温节能板的墙体连接件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88772.1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6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特耐尔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E04F13/22;E04F13/26;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271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接 式低碳 保温 节能 墙体 连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接式低碳保温节能板的墙体连接件,包括膨胀螺栓及连接件,其特征是:所述连接件由中空式插接管和若干块直角形角钢构成,所述插接管横截面形状呈长方形,其中空部分内径与角钢插接配合,插接管外表面设有若干条突楞,所述角钢两直角面上分别设有安装孔。有益效果:安装工艺简单快捷,配套专用可调干挂连接件,中空式插接管预先埋置在面材装饰层里,使安装工艺牢固可靠,省工省时,缩短了工期,大大降低了安装成本。特别适用于旧墙改造,不管旧墙面层是面砖还是涂料,都可以在旧墙面上直接施工。免除了铲除原墙面对环境的污染,减少了垃圾清运,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有效降低了工程造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楼体外檐墙的插接式低碳保温节能板的墙体连接件。
背景技术
楼体外檐墙面安装大理石装饰面或玻璃幕墙实际应用广泛。 大理石装饰面干挂工 艺是利用耐腐蚀的螺栓和耐腐蚀的柔性连接件,将大理石、花岗石等饰面石材干挂在建筑 结构的外表面,石材与结构之间留出 40 ~ 50mm 的空腔。 用此工艺做成的饰面,在风力和地 震力的作用下允许产生适量的变位,以吸收部分风力和地震力,而不致出现裂纹和脱落。 当风力和地震力消失后,石材也随结构而复位。 该工艺与传统的湿作业工艺比较,免除了灌浆 工序,可缩短施工周期,减轻建筑物自重,提高抗震性能,更重要的是有效地防止灌浆中的 盐碱等色素对石材的渗透污染,提高其装饰质量和观感效果。 此外,由于季节性室外温差变 化引起的外饰面胀缩变形,使饰面板可能脱落,这种工艺可有效地预防饰面板脱落伤人事故的发生。 玻璃幕墙是建筑物的外围护墙,不承重。 玻璃幕墙的组成。 是由骨架、玻璃和附 件三部分组成的。 骨架由纵向立柱和横档组成,它是用来支撑玻璃、固定玻璃,并通过连接 件与墙体结构相连。 它将玻璃的自重和风荷载及其他荷载传给主体结构,使玻璃与墙体结 构连成一整体。玻璃墙的主要附件有膨胀螺栓,铝拉钉、射钉、密封条材料及连接件。骨架安装顺序为 :先安装竖向的骨架 ( 立柱),后安装横向骨架 ( 横档)。竖向骨架与墙体固定方法一 般有两种,一种是在浇注主体结构时,做好预埋件,连接件与预埋件焊牢后,再固定骨架。 另 一种方法是在主体结构上钻孔,用膨胀螺栓把连接件固定于墙体,骨架再与连接件连接。 前 者加固牢靠,但预埋件位置往往与安装有误差。 后者安装位置准确,但打孔费工,牢固性不如预埋性。 上述两种干挂式楼体外檐墙面施工工艺复杂,连接件与饰面材料的连接是要求 是操作工人的技术条件较高,尤其是大理石在其侧壁打干挂孔,既费时,又会破坏其强度 ; 幕墙的骨架材料浪费较大,建筑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插接式低碳保温节能板的墙体连接件,将插接管预制在插接式低碳保温节能板材中,施工时只需将低碳保温节能板与固定在建筑物外墙体上的连接件插接即可。 施工简单,造价低,安装的技术条件较低,安装的表面平整误差小。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插接式低碳保温节能板的墙体连接件,包括膨胀螺栓及连接件,其特征是 :所述连接件由中空式插接管和若干块直角形角 钢构成,所述插接管横截面形状呈长方形,其中空部分内径与角钢插接配合,插接管外表面 设有若干条突楞,所述角钢两直角面上分别设有安装孔。
所述角钢一直角面的安装孔为条状长孔,所述角钢两直角面结合部设有加强圆角。
有益效果 :安装工艺简单快捷,配套专用可调干挂连接件,中空式插接管预先埋置 在面材装饰层里,使安装工艺牢固可靠,省工省时,缩短了工期,大大降低了安装成本。特别 适用于旧墙改造,不管旧墙面层是面砖还是涂料,都可以在旧墙面上直接施工。 免除了铲除 原墙面对环境的污染,减少了垃圾清运,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有效降低了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
图 2 是插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
图 3 是角钢结构示意图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特耐尔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特耐尔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87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