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钨极脉冲TIG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88761.3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3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胡庆贤;李志超;王晓丽;胥国祥;浦娟;杨溢;唐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9/167 | 分类号: | B23K9/167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5 | 代理人: | 晏达峰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钨极 脉冲 tig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钨极脉冲TIG焊方法,所述方法设定有第一焊枪和第二焊枪两个焊枪,方法包括步骤:S1、按设定第一间距调整所述第一焊枪和第二焊枪,并按设定第二间距调节第一焊枪和第二焊枪与待焊接工件的位置;S2、接通与第一焊枪和第二焊枪的焊接电源,同时在第一焊枪和第二焊枪中输入保护气体;S3、按预设速度控制保护气体输入第一焊枪和第二焊枪的流速,第一焊枪产生电弧与第二焊枪产生电弧在待焊接工件表面耦合并焊接;同时,本发明将第一焊枪和第二焊枪垂直设置,使得第一焊枪和第二焊枪电弧耦合后效果最佳;本发明能够提高双钨极TIG焊最大许用电流,并且有效减少钨极烧损,以及控制焊接过程中热量的输入,保证工件获得均匀的焊缝厚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TIG(Tungsten Inert Gas Welding,钨极氩弧焊)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钨极脉冲TIG焊方法。
背景技术
钨极氩弧焊焊接过程稳定,焊接质量较好。但该方法存在明显的缺陷:焊接的单道焊缝熔深浅,熔敷率低且不适用于厚板焊接。提高TIG焊的焊接效率,同时保持TIG焊焊缝成型好、焊接质量高的优点,一直是焊接工作者的研究目标,出现了许多以TIG焊为基础的高效焊接方法。
双钨极氩弧焊作为一种高效的焊接方法,具有熔敷速度高、坡口适应性强和焊缝表面成形好等优点,并且双钨极TIG 焊能够显著降低电弧压力,进一步推进钨极氩弧焊技术的发展。双钨极氩弧焊焊枪中是两个紧挨着相互独立的钨极,各自单独供电,电流大小独立调节。钨极间距作为一个可调节的焊接参数,其调节范围在2-6mm之间。但由于双钨极焊枪需要特殊的设计,具有一定制造成本。而且两个钨极的间距较近,对于绝缘的要求较高。
使用两个普通钨极,两台焊接电源供电,在一定的角度、钨极间距条件下,使两个钨极电弧耦合在一起。此时耦合的电弧温度提高,电弧区域被压缩,电弧的能量更集中在弧柱区。此时熔敷速度高,焊缝成形好。但是由于钨极的载流能力有限,焊接时能使用的最大焊接电流较小。同时两钨极电弧耦合在一起时,电弧的温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钨极容易烧损,造成焊热输入小,影响双钨极氩弧焊的焊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双钨极脉冲TIG焊方法,该方法能够可实时控制焊接过程中焊接需要的热输入,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钨极容易烧损、焊接效率低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钨极脉冲TIG焊方法,所述方法设定有第一焊枪和第二焊枪两个焊枪,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S1、按设定第一间距调整所述第一焊枪和第二焊枪,并按设定第二间距调节所述第一焊枪和第二焊枪与待焊接工件的位置;
S2、接通与所述第一焊枪和第二焊枪的焊接电源,同时在所述第一焊枪和第二焊枪中输入保护气体;
S3、按预设速度控制所述保护气体输入所述第一焊枪和第二焊枪的流速,所述第一焊枪产生电弧与所述第二焊枪产生电弧在待焊接工件表面耦合并焊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步骤S1中还包括步骤:调整所述第一焊枪和第二焊枪垂直设置。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焊枪和第二焊枪的焊接电源均为脉冲电流。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步骤S3中还包括步骤:调整所述焊接电源的峰值电流、基值电流、脉冲频率以及占空比。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焊枪内设置的钨极尖端与所述第二焊枪内设置钨极尖端之间距离为8-12mm,所述第一焊枪内设置的钨极与所述第二焊枪内设置钨极与待焊接工件的距离为3-5mm。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焊枪和所述第二焊枪的所述保护气体输入速率一致,均为12-18L/min;且所述保护气体为惰性保护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87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