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学锚栓用高强锚固胶粘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88087.9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61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柳佳;李欣航;杨军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科博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63/10 | 分类号: | C09J163/10;C09J11/04;C09J11/06;C08F283/10;C08F220/20;C08F220/18 |
代理公司: | 衢州维创维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2 | 代理人: | 刘亚竹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学 锚栓用 高强 锚固 胶粘剂 制备 方法 | ||
一种化学锚栓用高强锚固胶粘剂的制备方法,A组份的制备:将乙烯基酯树脂、反应型稀释剂、稳定剂、促进剂加入到捏合机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触变剂、填料,继续搅拌至体系成均匀的糊状,装入预先准备好的AB胶管中的大管中,封管即得锚固胶黏剂的A组份;B组份的制备:将固化剂、稀释剂、偶联剂、触变剂加入到捏合机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填料,继续搅拌至体系成均匀的糊状,装入预先准备好的AB胶管的小管中,封管即得锚固胶黏剂的B组份;将装有A组份和B组份的AB胶管置于胶枪中,拧开管帽,装入静态混合器,按压胶枪即可得到化学锚栓用锚固胶黏剂;具有高固着力和耐老化性能,可适合各种方向的锚固安装,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储存周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后锚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学锚栓用高强锚固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化学锚栓锚固技术在建筑结构加固、轨道交通支架扶手固定、接触电网固定等方面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其作为后锚固技术的一种,简单、有效,可通过使用高强度的锚固胶粘剂,使螺杆、钢筋等与混凝土产生高强固着力和粘结力,进而实现固定的效果。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化学锚栓用锚固胶粘剂参差不齐,虽大部分能通过GB503672013中的检测,但是一些锚固胶粘剂在光、热、水、动荷载等环境因素的长期作用下,会存在强度指标大大下降,从而使得其在混凝土结构中出现松动甚至脱落的情况,达不到结构粘结使用年限的要求。
专利号为CN 103321352 A公开了一种基于丙烯酸环氧树脂的化学锚栓胶管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利用玻璃管装丙烯酸接枝改性后的环氧树脂兼具不饱和聚酯和环氧树脂的特性,有效的改善了产品的耐候性问题。但是该类产品的包装形式决定了其在顶面施工时较为困难,易掉落,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出一种化学锚栓用高强锚固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化学锚栓用高强锚固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具有高固着力和耐老化性能,可适合各种方向的锚固安装,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储存周期长。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化学锚栓用高强锚固胶粘剂的制备方法,是由:A组份和B组份构成;以重量份计算,A组份的制备:将乙烯基酯树脂25-80份、反应型稀释剂30-85份、稳定剂0.1-2份、促进剂0.5-5份加入到捏合机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触变剂2-15份、填料100-150份,继续搅拌至体系成均匀的糊状,装入预先准备好的AB胶管中的大管中,封管即得锚固胶黏剂的A组份;
以重量份计算,B组份的制备:将固化剂30-80份、稀释剂50-90份、偶联剂1-10份、触变剂2-15份加入到捏合机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填料60-110份,继续搅拌至体系成均匀的糊状,装入预先准备好的AB胶管的小管中,封管即得锚固胶黏剂的B组份;
锚固胶黏剂的制备:在使用时,将装有A组份和B组份的AB胶管置于胶枪中,拧开管帽,装入静态混合器,按压胶枪即可得到化学锚栓用锚固胶黏剂,A组份和B组份重量混合比为:10:1。
所述的乙烯基酯树脂为丙烯酸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的A组份中的反应型稀释剂为(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丁二醇-1,2-二(甲基)丙烯酸酯、2-乙基己基(甲基)丙烯酸酯、苯乙基(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1,2-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1,3-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乙基三甘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或(甲基)丙烯酸降冰片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的A组份中的稳定剂为邻羟基苯甲酸苯酯、UV-P、UV-O、UV-9、UV-531、UVP-327、AM-101、GW-540、HPT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科博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科博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80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