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黑油中重组分含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86777.0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31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方洋;李冰环;王国政;王军委;王兆远;孙玉炳;杨普国;关磊;吴连峰;王帅;郭元;程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油测井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14;G01N30/54;G01N30/8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周鹤 |
地址: | 10012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黑油 组分 含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黑油中重组分含量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除去黑油样品中的水和杂质,检测合格后稀释至进样条件,优选色谱柱类型、内径、柱温参数,设置色谱条件后进行原始黑油油样品的色谱分析,然后加入C12进内标样,通过两组结果处理计算出C36+重组分含量,从而得到黑油烃全组分含量。本发明是在GPA 2186标准基础上对其重组分分析做了改进,首次采用加内标和不加内标两组平行数据的对比处理,采用内标差值法计算出重组分含量,延伸了对黑油烃碳数分布规律的认识,实现了对黑油样品的有效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原油组分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量黑油中重组分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黑油中烃类气相色谱分析的传统方法采用SYT 5779-2008石油和沉积有机质烃类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是将黑油进行族组成分离得到饱和烃和芳烃等,然后分别进行色谱分析,由于分离过程不可避免带来误差,因而很难反映黑油特性和烃类组分原貌。依据沸点馏程分布的高温模拟蒸馏方法,对黑油烃碳数分布的描述粗糙,不能满足精度要求。所以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气相色谱方法来测定黑油烃碳数分布。
且受毛细管柱热稳定性限制,炉温只能升高到325度,制约了对黑油烃碳数分布的认识。但随着计算机模拟技术的进步,大型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如Eclipse和CMG等对油气组分要求越来越高,从C7,到C11,到C20,现在已发展到C36,因为组分精度越高,油藏数值模拟结果越好,有利于提供最佳的油气田开发方案,所以油气田的高效开发对高精度的黑油烃色谱分析需求强烈。
黑油中不能气化的重组分会滞留于进样口,归一法无法计算导致结果偏大。其原因是不知道滞留在进样口的重组分含量,无法将其折算。国外也没有完全符合黑油烃碳数分布色谱分析的标准,西方油田服务公司改进了GPA 2186方法,作为核心技术不对外公布,专业文献上检索不到。
黑油组成极其复杂,高碳数也有较多分布,不可能通过色谱柱全部识别。因此,如何有效地对黑油重组分和碳数分布进行测量,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黑油中重组分含量的方法。本发明是在GPA 2186标准基础上对其重组分分析做了改进,首次采用加内标和不加内标两组平行数据的对比处理,采用内标差值法计算出重组分含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黑油中重组分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黑油样品密闭后离心旋转,得到杂质、水和黑油分层,除去水和杂质;
(2)将检测合格后的黑油样品稀释,后置于震荡仪中充分混合;
(3)选择色谱柱和设置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的内径为0.53毫米,柱温为320-340℃;
(4)走标样及进行空白运行;
(5)采用自动进样器进样原始黑油样品和加内标后的黑油样品;
(6)使用内标差值法计算出黑油中重组分质量含量。
进一步的,步骤(1)中,离心分离的转速为600r/min,时间为30-50min。
进一步的,步骤(2)中,检测合格的黑油样品的含水量不超过0.5%。
进一步的,步骤(3)中,色谱柱为30米的毛细柱,膜厚为2.65微米,耐温325℃,固定相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进一步的,步骤(5)中,原始黑油样品为步骤(1)、(2)前处理后的黑油样品;将稀释后的原始黑油样品中加入内标物,获得加内标的黑油样品。
进一步的,步骤(5)中,原始黑油样品和加内标后的黑油样品的进样量均为1μ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油测井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油测井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67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