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评价空气源热泵抑霜能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86572.2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46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梁士民;孙育英;李昭阳;赵继晗;崔一鸣;武尚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F25B47/00;G06F111/10;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立改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评价 空气 源热泵抑霜 能力 方法 | ||
一种评价空气源热泵抑霜能力的方法,属于抑霜技术领域。基于室外侧蒸发器在空气侧、制冷剂侧及换热器的换热,根据能量守恒,建立以换热温差(即环境温度‑蒸发温度)为目标的数学模型,提出换热温差与关键部件设计参数的关系,定义配比系数R,基于抑霜评价参数并结合R,建立抑霜目标的数学计算模型,即建立抑霜目标参数ΔT、v与R的数学模型,在标准结霜工况下提出抑霜评价基准,进行不同配置机组的抑霜能力评价。本发明可以评价不同配置机组抑霜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源热泵抑霜技术领域,涉及空气源热泵压缩机、室外侧风机和室外侧蒸发器的配比计算模型和抑霜评价模型,可评价不同配置机组的抑霜能力。
背景技术
“空气源热泵”是近年来全世界倍受关注的节能技术,欧盟、日本等国家早已将其列入可再生能源技术,美国能源部将空气源热泵列为21世纪最具节能潜力的15项空调技术措施之一,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5年正式将其纳入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范畴,空气源热泵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建筑能源形式,并广泛用于我国寒冷和夏热冬冷(暖)地区。目前,空气源热泵已在京津冀地区“煤改电”中广泛利用,更是长江流域和川西藏区解决供暖问题的首选节能技术。可见,空气源热泵作为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和价值。
空气源热泵在冬季运行中“结霜”现象是不可避免,一旦室外蒸发器表面温度同时低于空气“露点”温度及水蒸气“冰点”温度,蒸发器表面就会结霜。结霜会导致蒸发温度降低、压缩比增大、过热度减少,造成机组运行不稳定及制热性能衰减等问题。研究表明,霜层的覆盖会造成机组COP下降35%~60%,制热能力下降30%~57%。可见,有效抑制空气源热泵“频繁结霜”,可以提高机组实际运行性能。
然而,目前机组在设计时其名义工况(干湿球温度7/6℃,-12/-14℃)偏离结霜工况,未充分体现结霜性能,不能清晰的描述机组的抑霜能力。因此,能够准确评价机组的抑霜能力,将有效推动抑霜技术的发展,促进机组运行性能的提升,同时可为空气源热泵技术在我国应用与发展助力。
发明内容
空气源热泵在冬季供热运行中“结霜”现象会造成机组运行性能下降,抑制结霜可以有效提高机组实际运行性能,为了能评价不同机组的抑霜能力,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评价空气源热泵抑霜能力的方法,用于评价机组抑霜能力,为机组的抑霜能力优化指明方向。
为达到上述目标,本发明的一种评价空气源热泵抑霜能力的方法是:基于室外侧蒸发器在空气侧、制冷剂侧及换热器的换热,根据能量守恒,建立以换热温差(即环境温度-蒸发温度)为目标的数学模型,提出换热温差与关键部件设计参数的关系,定义配比系数R,基于抑霜评价参数并结合R,建立抑霜目标的数学计算模型,在标准结霜工况下提出抑霜评价基准,进行不同配置机组的抑霜能力评价,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提出换热温差与关键部件设计参数的关系。根据蒸发器在空气侧、制冷剂侧及换热器的换热能量守恒,建立以换热温差ΔT(环境温度-蒸发温度)为因变量,机组本构参数、制冷剂和空气物性等参数为自变量的数学模型;
第二步,提出配比系数R。根据上述第一步得到的数学模型,综合反映机组本构特性的参数,定义配比系数R,R=f1(n,V0,Fe,G),其中,n为压缩机转速,单位为r/s;V0为压缩机排气量,m3/rev;Fe为蒸发器换热面积,单位为m2;G为风机风量,单位为m3/s;该系数R可以反映机组中风机、蒸发器以及压缩机的配比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65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