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升船机船厢补排水系统及补排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84671.7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1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汤伟毕;谢启龙;游强;李然;邹涛;李飞;闫晓青;韩伟;邹斌斌;王震;陈新;欧阳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
主分类号: | E02C5/02 | 分类号: | E02C5/0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吴思高 |
地址: | 44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船机船厢补 排水系统 排水 方法 | ||
一种升船机船厢补排水系统及补排水方法,包括补排水管道系统、补排水对接装置、船厢。所述补排水管道系统包括主管道、进水总阀、多个电控制阀、排水总阀。所述补排水对接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对接机构、连通管、控制柜、信号发射端、管道固定机构;所述对接机构位于升降机构上,升降机构进行动作,用于保证对接机构与相对应高度的电控制阀高度保持一致;对接机构进行动作,用于完成补补排水对接装置与补排水管道系统对接。所述船厢包括船厢结构、止逆阀、水泵、电控阀一、电控阀二、电控阀三、电控阀四、分管道、船厢管道。本发明一种升船机船厢补排水系统及补排水方法,减少操作人员、节省时间、消除安全隐患、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补、排水一体化可靠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机船厢补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升船机船厢补排水系统及补排水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升船机船厢的补水和排水是单独进行的,船厢位于不同的高程需与位于混泥土墙壁上的补排水管道系统进行对接。船厢需补水时,人工根据船厢与补排水管道系统中不同高度位置的阀接头选择不同长度的软管,软管接头需与补排水系统上的阀法兰接头进行连接,手动开启和关闭相应的阀,实现船厢补水;船厢需排水时,需把软管吊装到船厢排水口处进行软管一端的接头与船厢底部排水口接头对接,另一端的接头与船厢补排水系统对应阀对接实现船厢的排水。目前升船机船厢补水与排水的方法需要多人操作,且为高空悬边作业,存在安全隐患,操作所需时间较长,影响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升船机船厢补排水系统及补排水方法,可以在保证升船机船厢能实现快速的补排水操作的同时能优化工艺流程,实现升船机船厢补排水高效化、自动化。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补、排水一体化,节省人力物力成本,具有高效快捷、安全可靠的特点。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升船机船厢补排水系统,包括补排水管道系统、补排水对接装置、船厢。所述补排水管道系统包括主管道、进水总阀、多个电控制阀、排水总阀;所述主管道与进水总阀、多个电控制阀、排水总阀之间连通,多个电控制阀均匀分布在进水总阀与排水总阀之间;
所述补排水对接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对接机构、连通管、控制柜、信号发射端、管道固定机构;
所述对接机构位于升降机构上,升降机构进行动作,用于保证对接机构与相对应高度的电控制阀高度保持一致;对接机构进行动作,用于完成补排水对接装置与补排水管道系统对接;
所述船厢包括船厢结构、止逆阀、水泵、电控阀一、电控阀二、电控阀三、电控阀四、分管道、船厢管道;所述船厢结构中储存有水,船厢管道一端与船厢结构连通,船厢管道另一端与连通管连通,电控阀一、电控阀四和电控阀三安装在船厢管道上;所述的分管道与船厢管道并联,止逆阀、水泵和电控阀二安装在分管道上。
本发明一种升船机船厢补排水系统及补排水方法,减少操作人员、节省时间、消除安全隐患、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补、排水一体化可靠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布局图。
图2是图1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船厢补排水系统原理图。
图4是对接机构正面立体图;
图5是对接机构侧面立体图;
图6是对接机构主视图;
图7是对接机构左视图;
图8是对接机构俯视图;
图9是对接机构的竖直方向行程调节机构立体图;
图10是对接机构的水平方向行程调节与角度及行程偏差补偿机构正面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未经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46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