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机房数据中心的人脸识别准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84410.5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4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袁宝;高强;乔亚男;马志腾;冯庆云;杨涛;刘宗杰;马广鹏;盛沛然;张翠珍;丛超;李辉;陈伦;张颜艳;刘秀秀;张坤;吕得志;孙春刚;王彗星;李文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北京中电昊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6F21/32;G06F21/60;G06F11/30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黄晓敏 |
地址: | 272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中心 智能机房 人脸识别 准入系统 人脸检测技术 数据中心控制 云数据中心 人工智能 并发处理 高速动态 快速精准 门禁识别 门禁系统 人员身份 网络运维 主动配合 智能 大数据 低时延 高带宽 配合式 人性化 视频流 智能化 超宽 访客 运维 机房 报警 面孔 权限 屏幕 记录 网络 开放 | ||
1.一种基于智能机房数据中心的人脸识别准入系统,该系统包括:数据中心网络、人脸识别准入系统、微模块数据中心、SDN、云管平台、电池巡检系统、电控玻璃和机房巡检机器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机房数据中心的人脸识别准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中心网络围绕极简、智能、超宽和开放的云数据中心,具体体现在数据中心规模更大、容量更大、高带宽、智能运维、低时延和超宽网络,数据中心采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使网络运维智能化,网络运维自动化走向网络运维自治,运维成本更低,数据中心融合不同云业务,业务跨DC、跨云数据中心协同处理更灵活,采用AI驱动、服务器、存储接入端口超宽化,其步骤分为以下五点:
(1)、网络全自动化,5分钟完成新业务上线;
(2)、应用视角看清网络,分钟级故障定位;
(3)、100G接入+400G互联,业界高性能无阻塞网络;
(4)、开放API构筑跨DC多云协同网络(业内首家);
(5)、下一代高性能防火墙,支持海量用户同时在线,ACTUAL六维业务立体感知,SmartPolicy策略自动优化去重,零日攻击检测防御,全球URL恶意网址过滤,最新病毒检测防护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机房数据中心的人脸识别准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准入系统包括:动态人脸识别,快速精准、未知身份人员报警记录和访客邀请,迎宾服务,所述动态人脸识别,快速精准,采用非配合式人脸检测技术,基于视频流高速动态识别,整个过程不需用户定点主动配合,快速精准完成人员身份的识别确认,所述未知身份人员报警记录,出现陌生面孔时,系统会做出报警,同时记录陌生人的照片和进入时间等信息,所述访客邀请,迎宾服务,提供访客邀约功能,VIP客户可提前邀约录入信息,到访后不需进行登记,通过门禁识别后,屏幕会显示定制欢迎信息,同时发出访客到访提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机房数据中心的人脸识别准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DN控制器的新一代数据中心由Agile Controller-DCN组成,其是 CloudFabric -DCN云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的核心,实现对网络资源的统一控制和动态调度,自动化快速部署云业务包括以下四点:
(1)、面向应用的网络自动化业务发放;
(2)、资源池化;
(3)、虚拟、物理网络统一可视可管;
(4)、开放、高可靠、易扩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机房数据中心的人脸识别准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管平台是基于OpenStack打造的一个开放、企业级、渐进式的云平台,支持IT基础设施从虚拟化向全面云化演进,满足客户关键业务云化的需求,聚焦IaaS服务的能力构筑,提供计算、存储、网络等丰富的云服务能力,同时提供了多资源池管理,轻量级运营,基础设施性能可视化、性能管理等运维自动化能力,深度融合了业界主流的云计算开源OpenStack架构,构筑了更完整的数据中心虚拟化(SDS、SDN)能力和更强的管理自动化能力,为企业和运营商客户提供了一款更开放、敏捷、可靠的云操作系统,能帮助客户随需部署服务器虚拟化、私有云、公有云以及混合云业务,企业可以通过标准的OpenStack架构和API接口自由选择基于OpenStack标准的第三方云产品和服务,让云计算之路更显从容、自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机房数据中心的人脸识别准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巡检系统采用无线连接,由CIM+BIM构成,CIM是电池信息采集模块,通过无线通讯采集下层BIM群组的电池状态数据,每个CIM最多可管理4个电池组、300节单体电池,外接霍尔传感器,可检测每个电池组的电流,可准确识别电池组中的落后单体电池,可识别电池端子松动、电池端子过温异常,并可控制电池开关脱扣,电池开关脱扣后,自动上传数据告知那一节电池故障,避免事故的发生,BIM是单体电池检测模块,支持12V电源输入,负责检测电池的电压、内阻和极柱温度,可检测单体电池的电压、内阻和极柱温度,具有休眠功能(当检测到单体电池电压低时进入低功耗模式),通过无线通讯上传电池数据到CI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北京中电昊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北京中电昊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441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