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再生资源拟态还原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84374.2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7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程刚;李昱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德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7 | 分类号: | C02F11/127;C02F9/04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毕进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淤泥 可再生资源 离心机 还原工艺 泥水分离 沉淀池 螺旋输送机 回收处理 加药处理 液体加药 作业结束 泥浆泵 泥饼 移除 沉积 沉淀 污染物 申请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再生资源拟态还原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A、将待处理的淤泥通过泥浆泵输送进入离心机中,在离心机的作用下,将淤泥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出来的泥饼固体进入螺旋输送机直接排除,分离出来的液体进入沙缸;B、把分离出来的液体加药处理;C、加药处理后的液体在沉淀池中进行沉淀,沉淀物沉积在沉淀池的底部,待作业结束后进行回收处理。本申请通过泥水分离路径,保证淤泥完全处理,将污染物全部移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淤泥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再生资源拟态还原工艺。
背景技术
在现代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的情况下,河道淤积污泥的产生量伴随社会的发展正与日俱增,已日益影响到防洪、排涝、灌溉、供水、通航等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河道淤积的存在导致河床变浅、蓄水量变少、河水变臭,环境破坏和水质下降,已经直接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制约了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群众对治理河道、改善水资源环境的要求十分迫切。为恢复河道正常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进行河道清淤疏浚工程,使河道通过治理变深、变宽,河水变清,已成为当今环境治理的当务之急。
传统的淤泥处置方式大部分是选择合适地址就近堆置或外运堆置,但是因为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水、造成其流动性很大,同时体积也很大,如此则需要较大面积的堆放场地,因污泥中含有的各种污染物极易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
目前淤泥处理方法主要有三种:物理脱水,热处理,固化处理。物理脱水方法只解决了含水量的问题,不能从根本解决淤泥中含有污染物的处理。热处理针对淤泥来说,处理量十分有限,用于大量淤泥的处理不太适合。而固化处理在整个淤泥处理过程中通过添加一定的固化试剂,在淤泥固化的过程中将各种污染物进行固化处理,处理效果较佳。上述三种处理方法均为单一模式,未能有效处理污泥中的各种污染物。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再生资源拟态还原工艺,通过泥水分离路径,保证淤泥完全处理,将污染物全部移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再生资源拟态还原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泥浆离心处理
将待处理的淤泥通过泥浆泵输送进入离心机中,在离心机的作用下,将淤泥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出来的泥饼固体进入螺旋输送机直接排除,分离出来的液体进入沙缸;
B、分离出来的液体加药处理,可通过两种路径处理;
B1、液体直接加药搅拌;
B2、液体进入沙缸,进行杂质过滤,过滤后再进行加药搅拌;
C、液体沉淀
加药处理后的液体在沉淀池中进行沉淀,沉淀物沉积在沉淀池的底部,待作业结束后进行回收处理;
沉淀池中的上清水可通过两种路径处理;
C1、上清液中无重金属,可实现循环利用,直接排放,做到还原后的可再生资源二次利用;
C2、上清液中有重金属,则通过膜过滤进行过滤,经过过滤后的水完全达到排放标准,直接排放,做到还原后的可再生资源二次利用。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能够取得如下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可再生资源拟态还原工艺,专用于淤泥处理。
2、本发明的治理工艺流程简单明了,清晰明确。
3、本发明通过泥水分离路径,保证淤泥完全处理,将污染物全部移除。
4、本发明处理完的淤泥全部实现资源化的二次应用,变废为宝。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德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德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43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再生资源拟态还原系统
- 下一篇:离心脱水干燥一体化系统及其快速降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