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油生产用蜡脂循环利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83850.9 | 申请日: | 2018-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4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同翔;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同翔 |
| 主分类号: | C11B11/00 | 分类号: | C11B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油 电加热器 储蜡罐 蜡晶体 蜡脂 循环利用 冷却水 螺旋板 脱蜡 加热 食用油生产系统 熔化 生产工艺技术 析出 缓慢冷却 缓慢升温 回收利用 外部设置 液体自然 不规则 导流管 进料框 连接架 脱蜡油 液态蜡 导出 蜡管 预冷 连通 冷却 储存 生产 | ||
本发明属于食用油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食用油生产用蜡脂循环利用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食用油生产系统中进料框内的第二螺旋板上设有电加热器,电加热器对第二螺旋板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在60‑65℃,把未脱蜡油中的不规则蜡晶体充分熔化,缓慢冷却后,向结晶框的内部通入冷却水,对未脱蜡的食用油预冷,完全导出脱蜡食用油后的结晶框内的设置电加热器,对连接架加热,并对冷却水进行缓慢升温至78‑82℃,使结晶框内部析出的蜡晶体转变为液态,在结晶框的外部设置储蜡罐,储蜡罐与结晶框之间设置导流管连通,将结晶框中液态蜡导入储蜡管的内部储存,储蜡罐内部的蜡液体自然冷却至蜡晶体,可实现蜡脂的再次回收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油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食用油生产用蜡脂循环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油也称为“食油”,是指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使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油脂。常温下为液态。由于原料来源、加工工艺以及品质等原因,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脂,包括粟米油、菜籽油、花生油、火麻油、玉米油、橄榄油、山茶油、棕榈油、芥花子油、葵花子油、大豆油、芝麻油、亚麻籽油、葡萄籽油、核桃油、牡丹籽油等等。现有的食用油的生产工艺中,生产加工系统中,食用油中脱出的蜡脂不便回收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食用油生产用蜡脂循环利用方法。本发明主要用于实现食用油生产系统中蜡脂循环利用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食用油生产用蜡脂循环利用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食用油生产系统中进料框内的第二螺旋板上设有电加热器,电加热器对第二螺旋板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在60-65℃,把未脱蜡油中的不规则蜡晶体充分熔化,缓慢冷却后,向结晶框的内部通入冷却水,对未脱蜡的食用油预冷,升温可使得未脱蜡食用油中的不规则晶体充分熔化,以便更好的重新结晶,从而提高结晶量,提高蜡回收利用率;
S2:S1中预冷后的食用油进入结晶框的内部冷却结晶结束后,将脱蜡后的食用油全部导出结晶框,并关闭结晶框;
S3:S2中完全导出脱蜡食用油后的结晶框内的设置电加热器,对连接架加热,并对冷却水进行缓慢升温至78-82℃,使结晶框内部析出的蜡晶体转变为液态,在结晶框的外部设置储蜡罐,储蜡罐与结晶框之间设置导流管连通,将结晶框中液态蜡导入储蜡管的内部储存,通过升温将蜡晶体转变为液态,从而方便将结晶框内部的蜡全部导出,方便对蜡脂实现重新利用;
S4:待S3中储蜡罐内部的蜡液体自然冷却至蜡晶体,可实现蜡脂的再次回收利用,综合利用原料,提高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同翔,未经陈同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38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用油生产工艺用脱蜡方法
- 下一篇:一种医用臭氧化油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