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入射角度和轴向位置的引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83824.6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04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良;徐惠敏;江海兵;许晓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F04D29/00;F04F5/46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朱月芬 |
地址: | 32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入射 角度 轴向 位置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入射角和轴向位置的引射装置。本发明包括引射装置主要由引射器、引流进口、活动喷嘴、控制杆和旋进螺钉构成。泵进口与前吸水室连为一体,后吸水室出口法兰与后吸水室连为一体,其中活动喷嘴和控制杆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在一起,通过旋进螺钉的推动能够方便调节万向节的转动方向,从而使得活动喷嘴引射流体的入射角度发生改变,进而对低压流体进行压力补偿,使得叶轮入口流动状态最佳,提高泵的抗汽蚀性能。引射器通过前后吸水室的凹凸滑槽相互配合,通过滑移可以在轴向方向确定最佳的位置,以方便流体的最佳角度入射,进一步提高泵体的抗气蚀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引射装置,准确地说是一种可以改变入射角度和轴向位置的新型引射装置。通过灵活改变入射角度和轴向位置,使得叶轮入口流动状态最佳,从而提高了泵的抗汽蚀性能。
背景技术
随着泵的高速化发展,叶轮入口压力进一步降低,提高泵的抗汽蚀性能愈发突出。因此,采用引射装置,将泵出口的高压流体引入到泵入口处,提高泵入口处的流体压力,从而提高泵的抗汽蚀性能,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技术手段。
然而,目前的引射装置的入口角度都是固定不变的。当泵工况流量变化时,固定的入射角度已无法满足最佳性能要求。因此,十分有必要提出一种可变入射角度的新型引射装置。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变入射角度的新型引射装置,在改变入射角度的同时,可以同时改变轴向入射位置。因此,可大大拓宽泵抗汽蚀性能的工况适应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变入射角度和轴向位置的引射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包括活动喷嘴、控制杆、旋进螺钉、后吸水室凸滑槽、前吸水室凸滑槽、后限位螺钉、前限位螺钉、前吸水室凹滑槽和万向节;低压流体从泵进口进入,流过前吸水室和后吸水室后,经吸水室出口法兰后从后吸水室出口流出形成高压流体;高压流体通过后吸水室出口法兰外接的引流管,将部分高压流体从引射器的引流进口进入引射器前腔,通过引射器前腔入射口,流入固定喷嘴;控制杆控制引射器后腔中的万向节的转动方向,通过旋进螺钉的旋进或旋出来推动控制杆,从而来控制活动喷嘴的最佳入射角度,活动喷嘴与控制杆之间是通过连接螺栓相连接的,从活动喷嘴流出的高压流体与泵进口进入的低压流体汇聚在一起,提高泵入口的流体压力,从而提高泵的抗气蚀性能;引射器上的前吸水室凹滑槽同时与前吸水室上的前吸水室凸滑槽、后吸水室上的后吸水室凸滑槽相配合,同时前吸水室凸滑槽和后吸水室凸滑槽上分别装有前限位螺钉和后限位螺钉,使得引射器能够在轴向位置进行限位的轴向移动,进一步提高泵的抗气蚀性能。
所述的万向节一端安装在固定喷嘴上,与固定喷嘴连为一体;活动喷嘴安装在万向节另一端上,与万向节连为一体,从固定喷嘴流出的高压流体,流入活动喷嘴,通过该万向节与活动喷嘴的设置,使得活动喷嘴能够在引射器后腔灵活自由转动。
所述的引射器前腔呈环状,且与引射器后腔相连接的侧壁上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固定喷嘴。
所述的引射器后腔呈阶梯环状,与后吸水室相连接的侧面内置有环形连接片,多个控制杆的一端通过连接螺栓设置在环形连接片上,控制杆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活动喷嘴相连接。
所述的本发明一个旋进螺钉控制所有控制杆。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利用万向节和滑槽使得引射装置的入射角和轴向位置改变变得切实可行。旋进螺钉的旋进或旋出来推动控制杆,控制杆使得万向节转动,从而活动喷嘴的入射角度发生变化,活动喷嘴流出的高压流体与泵进口的低压流体汇聚,使得引回的高压流体对叶轮入口处的低压流体进行能量补充,从而调节流体进入叶轮入口时的入射效果,提高泵入口的流体压力,从而提高泵的抗气蚀性能。同时引射器与吸水室之间通过滑槽相互配合,使得引射器在轴向位置可以轴向运动,进一步提高泵的抗气蚀性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学院,未经衢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38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压缩机的冷却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下一篇:抑制空化喘振的离心泵